2008年7月16日星期三

不要在寶寶的脖子上戴飾物

  不少父母喜歡在孩子的脖子或者腳上掛一些飾物,例如玉、水晶等,一些迷信的父母認為這樣可以讓孩子避邪,也有的父母是為了讓孩子變得美一點。但專家提醒,給孩子帶飾物一定要小心,最好盡量避免,不然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

  危害一:容易發生危險

  遊戲中,容易發生拉拽,如果拉拽到飾物就很易勒傷寶寶頸部。午睡時有個別寶寶喜歡將頸飾含在嘴裏,如果線繩被咬斷寶寶吞下飾物,後果將不堪設想。

  危害二:對身體健康有害

  寶寶經常將飾物含在嘴裏,大量細菌進入了口腔,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另外,寶寶皮膚細嫩,容易對頸飾制品發生皮膚過敏,使頸部發癢、紅腫。

  危害三:促使寶寶攀比心理的產生

  寶寶正處於模仿期,許多孩子看到其他寶寶戴頸飾,也會纏父母去買,無形中給孩子心理註入了成人價值觀。

從小培養孩子五種永恒品德

  嬰幼兒期是個性的奠基時期,從這時起培養孩子快樂、愛心、正直、勇氣、信仰這五種品德,將有益於孩子將來成為一個熱愛生活、有所作為的人。

  1、快樂

  快樂的經歷有助於造就高尚而傑出的個性,使人熱愛生命。對於幼兒來說,快樂的經歷有助於形成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父母應放開手腳,讓孩子自己尋找樂趣,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盡情享受人生的一切,並讓孩子在與父母的交往中獲得快樂,培養孩子樂觀向上的精神。

  2、愛心

  愛心是最美麗的心靈之花。培養孩子具有愛心,是培養其它良好情操的基礎。

  要引導孩子成為富有愛心的人,父母首先要保證自己有一顆仁慈的心。孩子通過與父母的朝夕相處,模仿和體驗到父母的愛心,潛移默化的影響,慢慢地也會獲得愛心。

  3、正直

  正直意味著互不欺騙、言出必行。一個人擁有正直的品德才會擁有真正的朋友,獲得真正的友誼。

  父母教導孩子正直的可行方法,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言傳身教。1歲多的孩子就是要靠最初的模仿來實踐正直的品德。

  4、勇氣

  一個人要承受生活中的憂愁與失敗,需要勇氣。人的一生中會有無數次失敗和挫折,有勇氣戰勝失敗和挫折的人,才可能獲得成功。

  父母要從小為孩子設置一些“障礙”,使孩子有機會從小受挫,鼓勵孩子要有勇氣和信心,學會想辦法克服困難。

  5、信仰

  信仰激勵人們去奮鬥。孩子有自己的計劃和願望(幼小的孩子還談不上信仰),無論他們顯得多麼幼稚,父母都要慈愛而有禮貌地傾聽並給予鼓勵。

撥開寶貝愛揉眼睛的7片疑雲

  疑雲1 新生兒產道感染

  有時候,一些新生寶貝眼部會有少許眼屎,這主要是由於他們在分娩的時候,經由母體產道時,受到感染引起的。出生後,如果媽咪每天清潔寶貝的眼部,這些眼屎在幾天後就會消失,避免引起更嚴重的病癥。

  解決對策:

  每天清潔寶貝眼部兩次,可以幫助寶貝從眼部感染中恢復,具體方法如下:

  1.開始清潔寶貝眼部前,先徹底清潔媽咪的雙手。

  2.用一片幹凈的棉紗,在冷開水或者母乳中蘸濕(因為母乳中含有抗感染的抗體)。

  3.將棉紗中多余的水分擰幹,由內側到外側,清潔寶貝的眼皮。

  4.再用另外一片幹凈棉紗,以同樣的步驟清潔寶貝的另一只眼睛。

  疑雲2 輸淚管阻塞

  有的寶貝出生後,媽咪發現寶貝一只眼睛老是流眼淚,還有很多眼屎,喜歡用小手去撓。這是由於輸淚管阻塞引起。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輸淚管的出口有一層膜,在胚胎末期或剛出生後,會自然消失,若這層膜持續存在,嬰兒出生2周後,就會總是淚眼汪汪,而且有眼屎,讓寶貝感到不舒服,經常用手去揉。

  解決對策:

  1.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根據醫生建議用藥、按摩。具體方法為:媽咪先清潔雙手,用拇指按住眼瞼內側的淚囊,用力順著鼻翼向著鼻孔方向滑動。並且,按時點抗生素眼藥,以減少細菌感染。

  2.大約90%的寶貝在1歲之前會自然痊愈,另外10%的寶貝在1歲之後,可用輸淚管探針穿刺,把輸淚管出口那層膜刺破,治愈率可達90%。2歲以上的寶貝則需要做手術治療。

  疑雲3 結膜炎

  患結膜炎的寶貝,眼白部分看起來發粉紅色,嚴重時眼皮睫毛被分泌物粘合在一起。寶貝這時候可能會喜歡揉眼睛,因為炎癥讓寶貝感覺眼睛很癢。

  解決對策:

  1.結膜炎傳染性很強,因此一旦寶貝患了此病,要註意和其它寶貝隔離。

  2.帶寶貝去看醫生,根據診斷用一些抗生素眼藥水或者眼藥膏來治療。

  3.同時,媽咪要註意平時對寶貝的眼部清潔護理。

  疑雲4 春季過敏

  在春季,寶貝眼睛癢常常是由於過敏引起,又叫做“過敏性結膜炎”,大一些的寶貝更多見。表現為結膜輕度充血,一般不會影響視力,所以很少會引起媽咪的註意。但眼睛不適、發癢常常會導致寶貝揉眼不止。

  解決對策:

  1.媽咪除了應帶寶貝及時就醫外,還應該在生活環境中尋找一下有無明顯的致敏原,如新裝修的居室、綠化地帶的花草、食品中的魚鮮類等;特別是家裏的寵物、鋪設的地毯,都會散發大量的致敏物質。

  2.設法使寶貝遠離致敏原,才能有效地治愈過敏性眼病,防止寶貝因眼不適而揉眼。

  3.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藥水較少,效果也不是很好,只有隔絕、消除過敏原可以減少發作。

  疑雲5 倒睫毛

  有的寶貝愛揉眼睛,是由於倒睫毛引起。寶貝倒睫較為常見,主要是由於嬰幼兒臉龐短胖,鼻梁骨尚未發育,眼瞼(俗稱眼皮)脂肪較多,瞼緣較厚,容易使睫毛向內倒卷,造成倒睫。加上他們的睫毛多數纖細柔軟,淚液分泌較多,淚液也較黏稠,纖細柔軟的睫毛蘸著淚液在眼睛表面刷掃,導致眼睛不適,但多數不會對眼造成損傷。

  解決對策:

  1.隨著寶貝年齡的增長,臉型變長,鼻骨發育,絕大多數的倒睫是可以恢復正位。

  2.如果倒睫引起角膜上皮點狀脫落,則應予治療:輕者可滴塗抗菌素眼液、眼膏(如金黴素眼膏、潔黴素眼液等);同時,也可將寶貝下眼皮經常往下拉一拉,以減少倒睫對角膜的刺激。

  3.如果睫毛又粗又短,戳刺眼睛,刺傷角膜,造成竈性浸潤,患兒怕光流淚明顯,這時往往需要手術矯治。

  4.寶貝倒睫切忌自行拔除或剪去,因為拔除睫毛往往會損傷毛囊和瞼緣皮膚,造成睫毛亂生倒長和瞼內翻,日後即使手術矯正,睫毛會排列不整齊,影響眼瞼的美觀。

  疑雲6 皮膚濕疹

  寶貝患濕疹時,皮膚會感到瘙癢,尤其是眼睛周圍的皮膚出現濕疹時,也容易使寶貝伸手去揉。

  解決對策:

  嬰兒濕疹往往和餵養有關,餵牛乳的寶貝容易發生濕疹,往往在新生兒期即可發生,6個月至1歲時較重,1歲以後逐漸好轉。

  1.要想避免嬰兒濕疹,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純母乳餵養。即使僅僅餵了30毫升牛奶,嬰兒體內也會產生抗體,導致日後過敏。

  2.對過敏體質的寶貝,添加蛋黃、魚蝦類食物最好都在7個月之後。

  3.已患濕疹的寶貝應格外註意護理:避免使用堿性強的肥皂,可用溫清水洗臉、洗澡,保持皮膚清潔。

  4.寶貝的內衣應選擇純棉制品,避免化纖、羊毛制品的刺激。衣服不可穿得過多,過熱、出汗都會引起濕疹加重。

  5.懷疑寶貝牛奶過敏可改餵豆奶,或將牛奶多煮幾次後再給寶貝食用,這樣可減輕過敏。還應避免過高營養,以免誘發濕疹。

  6.嬰兒濕疹易復發,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7.勤給寶貝剪指甲,避免寶貝抓搔患處,防止繼發感染。但不要采用給寶貝戴手套的方法,限制寶貝雙手的運動是不明智的。

  疑雲7 異物進入眼睛

  媽咪帶寶貝在戶外遊玩時,灰沙、小蟲等異物很容易飛進寶貝眼中。當異物進入寶貝眼睛時,眼睛會產生不適感。多數的寶貝難免會用手去揉眼睛,卻因此造成更大的傷害。

  解決對策:

  1.異物進入寶貝眼睛時,媽咪洗凈手後,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寶貝上眼皮,向前提起,向眼內輕吹,刺激眼睛流淚,將沙塵沖出。

  2.也可以讓寶貝的眼睛向上看,媽咪用手指輕輕扒開下眼皮尋找異物,應特別註意下眼皮與眼球交界處的皺褶處。如果沒有,翻開上眼皮尋找。找到異物後,用清潔濕棉簽或幹凈手絹一角將異物輕輕粘出。

培養寶貝人際交往智能6法

  1、多與人交往互動

  人際交往智能只能在人際交往中鍛煉和發展,沒有其他替代方法,但是真正的人際交往必須產生互動言語和互動行為,否則,寶貝的人際交往智能就是“空中樓閣”,這種現象在現代單元高樓居住環境中並不少見。

  2、爸爸是提升寶貝人際交往智能的重要人物

  人際交往只有男女兩個不同的性別對象,寶貝需要認識男女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點和交往方式,而且還要觀察年紀大的男女與年紀小的男女也是不同的,這樣他才能形成完整的社會性別意識。

  可見,爸爸是寶貝人際關系網中的重要人物,反之亦然,爸爸也要把寶貝看作自己人際關系網中的重要人物,把與寶貝的互動交流納入繁忙的生活日程安排之中,抽時間與寶貝一起運動、散步、說話、講故事、做遊戲等,充分發揮父親在寶貝早期教養中的重要意義。

  3、在與小夥伴的沖突中發展智能

  媽媽都希望寶貝與小夥伴和平相處,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而且沖突是寶貝發展人際交往智能的重要時機。媽媽不要把沖突看成完全消極的現象,結果一出現問題就帶著寶貝回避現場。

  實際上,寶貝在沖突中發現原來別的小朋友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一樣,用什麼辦法達到相互適應,這些問題激活了寶貝的人際交往思維與技能,所以,媽媽帶領寶貝正視沖突,並積極地想辦法分析和解決沖突,是寶貝人際交往智能得到提升的“黃金時刻”。

  4、做一些需要分享與合作才能玩起來的遊戲

  寶貝是在實際情景和操作中學習交往技能,抽象的說教和空洞的灌輸不符合低齡寶貝的學習特點,所以家長創設一些必須分享與合作才能玩起來的遊戲,寶貝才能獲得真正的交往才幹。

  5、共同遊戲與獨自遊戲相結合

  不僅分享與合作等共同遊戲鍛煉寶貝的人際交往智能,而且獨自遊戲也同樣能鍛煉寶貝。因為人際交往能力高的人通常會理解和尊重別人,不打擾別人的工作時間和私人空間,在適當的時候善於獨處,這一點小寶貝也能做到。

  6、不但關愛寶貝同時培養寶貝關愛他人

  人際交往具有互惠性,單向的付出會造成另一方的依賴性,長久下去會導致他對人際行為的錯誤理解,甚至忽略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對於認識水平較低的小寶貝來說更是如此。

  因此,媽媽不但要關懷和照顧寶貝,也要引導寶貝關懷和照顧媽媽,讓寶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培養寶貝人際交往的角色意識有積極的意義。

註意這些孩子不能打預防針

  打預防針雖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簡便有效的措施,但並非是每個孩子在任何時候都適宜打預防針的。一般認為,有下列情況的孩子是不能打預防針的。

  (1)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種疾病引起發熱的小兒,若此時打預防針,會使小兒體溫升高,或誘發和加重疾病。

  (2)患傳染病後正處於恢復期或有急性傳染病接觸史而又未過檢疫期的小兒。若此時打預防針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3)有哮喘、濕疹、蕁麻疹及過敏性體質的小兒,打預防針後易發生過敏反應,尤其是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等致敏原較強的預防針,更易產生過敏反應。有癲癇和驚厥史的患兒打預防針,尤其是打乙腦疫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易發生暈厥、抽筋和休克等。有嚴重佝僂病的不宜用小兒麻痹糖丸。

  (4)患急慢性腎臟疾病、活動性肺結核、嚴重以及病、化膿性皮膚病和化膿性中耳炎的小兒,打預防針後可出現各種不良反應,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影響病兒的康復。必須指出的是,小兒患先天性心臟病,只要以及功能好的照樣可以打預防針。

  (5)打預防針期間,若小兒處於不舒服,有嘔吐、腹瀉和嚴重的咳嗽等癥狀時,在征得醫生同意後,可暫時不打預防針,待癥狀好轉後再補打。

  總之,當孩子患有上述疾病或病理狀態時,是不宜打預防針的。但是,這是相對而言的。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某種烈性傳染病正在流行,已嚴重威脅人群的健康,這時就必須考慮到傳染病的危害是主要的,而打預防針的反應是次要的,對上述不宜打預防針的規定應適當放寬,但這應由醫生來決定。

危害宝宝安全的19个坏习惯

  壞習慣1、讓寶寶自己爬樓梯

  原因分析:現在家庭中樓梯越來越多,一不註意,寶寶就摸爬到樓梯上,極易造成滾落下來。因此,最好在樓梯處裝上安全欄桿,防止嬰兒攀爬。

  壞習慣2、床上嬰兒不用看

  原因分析:床鋪、沙發椅:成長快速的嬰兒已會翻身,如讓孩子在沙發或床上睡覺,不要只留下單獨一人。最安全的是裝好圍欄的嬰兒床。

  壞習慣3、喜歡家中設置玄關

  原因分析:家中設置玄關的父母要特別註意愛爬的寶寶,有時孩子會從那一格小小的樓梯上摔下而撞到頭部,最好用圍欄擋住,讓孩子無法進入。

  壞習慣4、忽視使用安全插座

  原因分析:如果把手指或物品插入插座,就有觸電或短路的危險。市場上有賣安全插座和插座擋板,有小寶貝的家庭可考慮更換。

  壞習慣5、未安裝安全擋門器

  原因分析:手指被門夾住是嬰幼兒常見意外之一,在開關門時須先確認孩子的方位,為保險起見也可安裝安全擋門器。

  壞習慣6、放縱孩子在廚房嬉戲

  原因分析:孩子的好奇心很容易在廚房 裏得到滿足。但廚房裏的器具樣樣都危險,在孩子未滿3歲前,應盡量避免讓孩子進廚房,更不可帶著孩子炒菜、做家務。

  壞習慣7、單獨放孩子陽臺玩耍

  原因分析:別讓孩子單獨在陽臺玩耍,最好在陽臺門口加圍欄,使孩子無法通過,此外,絕對不可在陽臺上有墊腳的東西,以防萬一。

  壞習慣8、櫃子用完不鎖

  原因分析:孩子很容易被玻璃裝飾櫃子裏的東西所吸引,但如果孩子自己去打開,就很容易被玻璃門夾住手。最好鎖上櫃子,不讓寶寶輕松打開。

  壞習慣9、桌子沒有防護

  原因分析:現在市面上有出售各種邊角防護套,因此可把家裏有角的東西套起來,以免孩子撞傷或擦傷。但當孩子想拿到桌子上的東西時,就會去拉桌布,很容易被砸到或被熱食燙傷,最好不要在桌上鋪桌布。

  壞習慣10、帶寶寶逛街

  原因分析:一些父母喜歡帶著寶寶一起逛街。用嬰兒小推車帶寶寶出門很方便,但小推車的高度正好讓寶寶處於汽車尾氣排放最密集的區域,汽車尾氣裏含有鉛等有害氣體。如果經常長時間逛街,寶寶就像一個流動的小“吸塵器”,這無疑會傷害到寶寶的健康。在馬路上、商場和大型超市裏,人多嘈雜,細菌繁多,寶寶抵抗力本來就弱,很容易感染細菌,導致疾病發生。比如,寶寶容易罹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壞習慣11、經常帶寶寶出遠門

  原因分析:有父母外出旅遊會帶寶寶同去。在陌生的新環境裏,寶寶的適應力很差,他們慣常的生活環境被人為改變,生活規律被打亂,在疲勞、飲食不當或者天氣變化的情況下,寶寶生病的機率很高。比如,腹瀉等腸道疾病等。如果在缺醫少藥、醫療條件差的環境下,情況就更危險,對寶寶健康非常不利。

  壞習慣12、讓寶寶練瑜伽、做健身

  原因分析:一些父母認為瑜伽對兒童骨骼的發育有幫助,促進消化的順暢,也能讓小朋友發泄多余的精力和平衡情緒。瑜伽講究身心合一,這對小朋友來說太深奧了。所謂的兒童瑜伽是通過講故事、唱歌和遊戲的方式,引導小朋友們進入瑜伽的世界。問題是,兒童生性活潑好動,理解能力差,他們中很少能領會其中的意思,更無從體會到這項運動的精髓。時間長了,如果動作作錯,更有可能導致骨骼生長錯位。

  壞習慣13、給寶寶常穿新衣服、只用一次性紙尿褲

  原因分析:很多父母喜歡給寶寶穿新衣服,其實新衣物還比不上其他小朋友穿過的舊衣物。首先,舊衣服反而會比較柔軟舒適;其次,舊衣服經常洗滌,衣服上可能攜帶的甲醛等有害的化學物質已經被清除。

  沒有清洗過就給寶寶穿的新衣服,有可能引起寶寶皮膚過敏。

  一次性紙尿褲主要由以下幾種材料組成:纖維素、聚丙烯酯高性能吸附劑、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少量的彈性物質和黏膠。如果紙尿褲過分潮濕,使寶寶的皮膚長時間處於潮濕狀態時,皮膚的表面保護層受到破壞。當潮濕的皮膚受到紙尿褲摩擦時,它更易受到損傷。輕度的情況下皮膚會發紅,嚴重時,孩子會喊疼痛。在腹部、生殖器的周圍、大腿和臀部的皮膚褶皺裏面常見到皮疹,出現尿布疹。醫生認為,用一次性紙尿褲還不如用全棉制成的尿布,透氣,不會得尿布疹。

  壞習慣14、因為父母晚睡,也帶著寶寶晚睡

  原因分析:一些父母有晚睡的習慣,很晚餵奶,或者打斷寶寶睡眠,這樣就使寶寶們也養成晚睡的習慣。晚睡可影響體質的發育、情緒、行為和認知能力。睡眠減少不僅對大腦的結構和功能有影響,而且可降低對感染的抵抗力。重要的是,寶寶體內的生長激素一般在夜間10時-2時發揮作用,如果晚睡,會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通過觀察顯示,晚睡的兒童易註意力不集中,不與人合作,難以管教,身高普遍比同齡兒童矮小。

  壞習慣15、讓寶寶和爸媽一起玩電腦遊戲

  原因分析:電腦的輻射對寶寶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發育不利,對寶寶的視力發育也有不良影響,和大人一起用電腦,因為角度和高度都不對,會影響寶寶的頸椎等骨骼和視力的發育。因此,不能拔苗助長,讓寶寶過早接觸電腦。

  壞習慣16、放縱寶寶飲食

  原因分析:很多家長在吃的方面對孩子很放縱,聽之任之,寶寶要吃巧克力就吃巧克力,愛吃葷菜就吃葷菜,蔬菜碰都不碰也不去管。這樣就造成很多寶寶體重超標。高膽固醇、高血壓等癥狀出現了低齡化。在亞洲一些國家,90%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膽固醇升高,他們更不會註意到小孩子這方面的異常情況,這就很容易導致一些幼兒也患高膽固醇、高血脂和其他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壞習慣17、帶寶寶去聽高分貝的搖滾音樂會

  原因分析:一些家長希望增強孩子對音樂的欣賞能力,會帶孩子去聽音樂會、演唱會。如果是輕音樂之類的,那一般問題不大。但如果是搖滾類的流行音樂,在分貝很高的情況下(超過70分貝),就會使寶寶的聽力系統受損,不利於他們的聽力系統正常發育。

  壞習慣18、給寶寶大量補鈣

  原因分析:除了喝牛奶,一些媽媽還買很多鈣片、鈣粉給寶寶補鈣。鈣太多,人體消化不了,還會有副作用。引起鈣沈積,造成腎結石、膽道和泌尿系統結石。曾經有一個3歲小女孩說肚子疼,到醫院做B超後,發現有膽石癥。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她媽媽幫她補鈣過量。

  壞習慣19、給寶寶進補,吃胎盤

  原因分析:有的父母為了增強孩子的體質,想到給孩子吃胎盤。胎盤裏富含雌激素,長期補食胎盤容易適得其反。曾經有一個5歲小女孩在經常食用胎盤後,出現性早熟的現象。

媽咪新鮮招 寶寶免疫強

經過了一個漫長的苦夏,寶寶的體力消耗很大,免疫力下降,加上秋季氣候多變,冷熱溫差大,於是病毒很容易乘虛而入。如何增強寶寶抵抗力,使病毒遠離寶寶,是這個季節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
有這樣一些媽媽,她們的育兒招數和老一輩背道而馳,可就是這些新鮮招數,對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可管用了!

新招1:做個“野”孩子

有些寶寶“嬌生慣養”,天氣一冷,家長們怕他們著涼,就不讓寶寶出門了。這麼一來,孩子的呼吸道長期得不到外界空氣的刺激,得不到鍛煉,反而更容易感染疾病。

適當的室外體育鍛煉,才是增強寶寶體質最有效的方式。對於剛滿月的小寶寶,可以在陽光柔和的時候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曬曬太陽,時間以30分鐘到1個小時為宜。一般的小區都有中心花園或固定活動場所,大一點的寶寶可以在大人的監護下,進行一些簡單的器械鍛煉或做做體操。新鮮的空氣和自由的空間對寶寶的成長至關重要。經常運動還可以增強食慾,對提高抵抗力有輔助作用。
要注意的是,鍛煉要遵循適度、持續和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進行長時間和大體力的運動,否則可能會因為身體勞累過度反而導致寶寶免疫力下降。

PP媽:以前兒子一大早就要出門逛一圈,現在早晚有些涼颼颼的了,PP的姥姥怕PP感冒,就總是讓PP呆在家裡,這個時候,我和兒子就一起出來“反抗”。要知道,室外活動對孩子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與其做個窩在家中的乖寶寶,不如讓孩子在外面“撒撒野”。對PP來說,把他的黃色小單車騎得一路歡快就是最好的鍛煉了。

新招2:天涼慢添衣服

從秋天開始耐寒鍛煉,是提高寶寶對寒冷反應靈敏度的最有效方法。有些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們,總是怕孩子受凍,天氣稍冷就給寶寶加上厚厚的衣服,殊不知這樣會給寶寶造成一種恆溫環境,沒有經過寒冷鍛煉,反而更容易感冒。

秋季添衣要掌握“春捂秋凍”的原則,根據天氣預報和自身的感覺有計劃地增減衣服,一般來說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單衣就可以了。由於秋天天氣變化無常,所以要給寶寶多準備幾套薄厚不等的衣服,內衣一定要用純棉面料,毛衣以不會直接刺激到寶寶皮膚為好。

豆豆媽:兒子白天是奶奶帶的,氣溫稍有下降,老人家就給豆豆添了很多衣服。我看到了就會“批評”婆婆。以後每次出門前,我都給豆豆穿好衣服,一般和我穿得差不多,只在外面加個小馬甲,中午氣溫回升也方便脫。

新招3:多吃粗糧

寶寶們正處在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對營養素的需要量自然較多,但由於寶寶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很容易發生營養素缺乏的狀況;營養不足,抵抗力自然就比較差。因此,加強營養素的攝入,是提高寶寶抵抗力最重要的一環。

老人們總覺得給孩子吃的東西,當然是越精細越好,其實,粗糧可提供細糧所缺乏的營養成份,達到平衡膳食、合理營養。如果光吃一些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很容易就把寶寶給養成小胖墩了。
蛋白質缺乏會造成免疫力缺乏,因此要多吃一些魚、蛋、奶和豆製品,但要注意男寶寶攝入豆製品要適量,以免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影響孩子身體發育。 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適當喝些酸牛奶或優酪乳,其中的乳酸菌可以增加寶寶腸道內的益生菌,對預防腹瀉有明顯的作用。

缺鋅缺的寶寶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食慾下降,還會造成大腦發育不良。海產品、紅肉和山核桃是鋅的良好來源,與其吃補鋅的藥物,還不如多吃些含鋅量豐富的食物。
紫彤媽:一到秋天,我就會讓女兒多吃些蔬菜水果,平時也會多加一些粗糧點心,配著酸奶一起吃,味道挺不錯的。還有別忘了讓孩子多喝水,水分充沛,機體新陳代謝旺盛,免疫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新招4:醫院能不去就不去
寶寶生病了,別立刻就想著要去醫院。現在的醫院特別是兒童醫院每天都像集市一樣擁擠不堪,再加上醫院本身就是病毒集中之地,因此特別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一旦發現寶寶身體不適,不要馬上去醫院,也不要亂給寶寶吃藥,可以先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一下再做決定。

寶寶感冒了,如果沒有發燒,只是有點流鼻涕、咳嗽,應該是一般性感冒,多給寶寶喝點水,症狀不重的話也不必吃藥;

寶寶拉肚子了,如果只是比平時多拉一兩次,水分不太多,那麼有可能是肚子著涼或吃甜東西多了,消化不良。這種情況可以先控制一下飲食,比如喝點粥,觀察一下,要是大便性狀很快好轉,就不要去醫院,也不必吃抗生素。如果腹瀉次數多,大便很稀,可以給寶寶吃口服補液,以免脫水。  

星星媽:以前,我家寶貝一到秋天老生病,大人們就得三天兩頭跑醫院,後來幾個做媽媽的同事教了我一套食譜,不但有了小毛病不用上醫院,還能緩解秋燥,真的很不錯。

菊花枸杞粥:菊花30g,枸杞子15g煎湯,再與粳米100g同煮成粥。具有清風熱、補肝腎、明目作用,對風熱感冒、咽乾、目赤有一定效果。

生梨粥:取生梨2只,洗淨後去皮切成碎片,加粳米100g煮成粥食用。可防治口乾、舌燥、燥咳。

銀耳粥:取白木耳10g,用水浸泡發漲,加粳米100g,冰糖30g,煮成粥食用。用於久咳、乾咳。

芝麻核桃粥:取芝麻及核桃各30g,炒熟後研碎,同粳米100g煮成粥。有滋潤五臟作用,用於皮膚毛髮乾燥,秋燥久咳。

嬰兒嬌嫩的皮膚須小心呵護

處於皮膚的發育狀態

除了早產嬰兒之外,新生嬰兒一出生就有一道較為完整的保護屏障阻擋外界的刺激。但是他們身上仍有一部分的皮膚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而汗腺也沒有發育完全,甚至可能有堵塞的現象。而且在嬰兒六個月之前皮膚的色素也還沒有形成,所以在這之前他們的皮膚受到外界無害細菌和酵母的影響而改變外觀是正常的。

異位皮疹

當孩子出現痕癢、紅斑或者大範圍脫皮的現象的時候,這就很可能患上異位皮疹。異位皮疹是由於乾性過敏皮膚受到香水,羊毛刺激或者洗澡過多而引起的。異位皮疹的紅斑通常出現在臉部、手肘、手臂、膝蓋和大腿等部位,嚴重的話可能會蔓延到全身。異位皮疹通常不會出現在尿布包裹的地方,因為這些部位通常比較濕潤。治療的最好方法就是選用合適的潤膚霜,最好不要含有香料,每天塗3-4次。異位皮疹是一種重要的病症,因為它是其它過敏性炎症的預示,例如過敏性鼻炎或哮喘。

幼兒皮脂溢皮疹

產生許多乾性的片狀頭皮脫落是皮脂溢皮疹的典型徵兆,但這種病症也會發生在眉毛、眼皮、前額、耳朵、胸部、腋窩或者手臂、腿部和屁股的皺褶處。嚴重者可能會有癢或熱辣辣的感覺,所以BB的情緒會不穩定。這種病症很容易與嚴重的頭皮脫落混淆。

一般的治療方法就是每天塗幾次藥用軟膏,還可以用一些藥店有售的一些含硒的抗皮脂溢頭皮的洗髮水。嚴重者兒科醫生會開一些具有加強效力的軟膏或者洗髮水。
.
尿布皮疹

尿布皮疹是一種產生在尿布包裹的皮膚上的紅色過敏性皮疹。這種病症是由過度潮濕或跟尿液和排泄物的接觸引起的。治療尿布皮疹的最好方法就是塗一些能夠帶走濕氣的軟膏,並且要經常更換尿布。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尿布皮疹是由於嬰兒對尿布的一些物質過敏而引起的。

保護嬰兒的皮膚

對於父母來說如何保護嬰兒的干性皮膚十分困難。但是只要營造一個溫和,不會讓孩子過敏的環境就能夠保護孩子皮膚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保護一歲以內的嬰兒皮膚的措施:

使用溫和的保護肌膚用品。無色素無香料的清潔產品能夠保護嬰兒的肌膚以防過快乾燥。一些天然溫和的清潔產品就是保護孩子幼嫩肌膚的最好選擇。在孩子洗完澡後要塗一些適合的潤膚霜。

要盡量避免受到中午最猛烈的陽光照射。如果不得不出門的話,要給孩子穿上能夠包裹身體大部分皮膚的衣服。

嬰兒通常很容易受到昆蟲叮咬感染。使用適合嬰兒用的防蚊液,最好是能夠用噴霧式產品噴在孩子的衣服上。

雖然保護孩子的肌膚要花很多功夫,但孩子能用有健康亮麗的肌膚的話一切就值得了。而且需要幫助的話要立刻尋找幫助。

七類食品,孩子吃了更聰明

一、能激發創造力的食品:

生薑中含有姜辣素和揮髮油,能夠使人體內血液得到稀釋,流動更加暢通,從而向大腦提供更多的營養物質和氧氣,有助於激發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二、能增強記憶力的食物:

黃豆含有豐富的卵磷脂,能在人體內釋放乙酸膽鹼,是腦神經細胞間傳遞信息的橋樑,對增強記憶力大有裨益。常吃胡蘿蔔有助於加強大腦的新陳代謝。菠蘿含有很多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且熱量小,有助於提高記憶力。

三、能提高靈敏度的食物:

核桃含有較多的優質蛋白質和脂肪酸,對腦細胞生長有益。栗子含有豐富的卵磷脂、蛋白質和鋅,有助於提高思維的靈敏性。

四、能集中精力的食物:

洋蔥能稀釋血液,改善大腦的血液供應,從而消除心理疲勞和過度緊張。每天吃半個洋蔥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能提高分析能力的食物:

花生含有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可防止過早衰老和提高智力,促進腦細胞的新陳代謝,保護血管,防止腦功能衰退。

六、能促進睡眠的食物:

小米有顯著的催眠效果,若睡前半小時適量進食小米粥,可幫助入睡。

七、能提高效率的食物:

糖能順利地通過大腦的各道屏障進入腦組織而被吸收,可提高人的學習和工作效率。

貼心提示:

製作越吃越聰明的補腦糖

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學習好、功課好、記憶力好。總之,就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夠聰明。現在介紹可以增進聰明的藥膳給大家,讓您的小孩頭好壯壯。

材料:桃仁250公克,黑芝麻250公克,紅糖500公克。

做法:

第一步:將紅糖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文火把紅糖溶化並且熬稠。
第二步:把桃仁和芝麻炒香。
第三步:將桃仁和芝麻倒入熬紅糖的鍋中,攪拌均勻後即可關火。倒入塗有熟葵花油的盤中攤平,切成小方塊即可食用。

功效:

桃仁:味甘、性苦、平。歸心、肝、大腸經。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的功效。
芝麻:滋養肝臟,養血舒筋。
紅糖:味甘,性寒。歸脾、胃、肝經。能健脾益胃,潤心肺。

“補腦糖”可以當糖果給小朋友常吃,有補腎健腦的功效。特別適合那些毛髮稀少,易受驚嚇,記憶力差的小孩常吃。每天泡點綠茶。茶葉中的脂多醣,可改善肌體造血工能,在短時間內即可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力。此外,茶葉還能防輻射損害。

新生兒健康十標準

經過專家們的研究認為,新生兒健康應具有十個方面的標準。現錄如下,供父母親們參考。

1、新生兒降生後先啼哭數聲,後開始用肺呼吸。頭兩週每分鐘呼吸40-50次。

2、新生兒的脈搏以每分鐘120-140次為正常。

3、新生兒的正常體重為3000-4000克,低於2500克屬於未成熟兒。

4、新生兒頭兩天大便呈黑色綠粘笛狀,無氣味。餵奶後逐漸轉為黃色(金黃色或淺黃色)。

5、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開始排尿,如超過或第一周內每日排尿達30次以上,則為異常。

6、新生兒體溫在37-37.5攝氏度之間為政治。如不注意保暖,體重會降低到36攝氏度以下。

7、多數新生兒出生後第2-3天皮膚輕微發黃,若在出生後黃疸不退或加深為病態。

8、新生兒出生後有覓食、吸允、伸舌、右咽及擁抱等反射。

9、給新生兒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個月開始起視線會追隨活動的玩具。

10、出生後3-7天新生兒的聽覺逐漸增強,聽見響聲可引起眨眼等動作

寶寶流鼻涕咳嗽 小心氣管炎

一踏入秋天,寶寶很容易便會患上呼吸道疾病,其中最常見的是細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若沒有好好的護理,後果可以很嚴重,所以家長若發覺寶寶有流鼻水、咳嗽等症狀時,便要小心了!

細支氣管炎最常見於兩歲以下的嬰幼兒,由於嬰幼兒的氣管較成人為窄,當感染了呼吸道病毒時,病毒很容易直達入氣管末梢的細支氣管,導致氣管黏膜腫脹、發炎,更甚者是令痰涎積聚,阻塞了呼吸管道,而引起呼吸困難。

細支氣管炎的徵狀

細支氣管炎主要是由呼吸道合成病毒(RSV流行性感冒)或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其發病高峰期在每年的秋天至春天,初起時其徵狀與感冒相似,寶寶會有流鼻水、咳嗽、發燒等徵狀。約過了3、4天后,寶寶的咳嗽加劇,甚至會發出喘鳴聲及呼吸急促的情況,這是因為寶寶的氣管受到感染而發炎所致。

此外,因寶寶尚未有自行咳痰的能力,當大量的痰涎阻塞在氣管附近,寶寶就很容易會發生吐奶、食慾減退等現象,若家長掉以輕心,孩子更會有臉色發紫,甚至窒息的情況出現,不可謂不危險呢!

家居護理方法

當寶寶有流鼻水及咳嗽等現象時,家長應立即帶他去看醫生,若證實是患上細支氣管炎,在護理方面便要注意以下各點:

1.寶寶因發生咳嗽及嘔吐,身體會容易流失水份。應多餵予飲料,以免發生脫水的危險。

2.由於寶寶的氣管較細,所以若有痰涎阻塞,也不要為他拍痰,以免令痰涎更加阻塞氣管,應給孩子服用由醫生配方的化痰藥物。

3.若孩子出現食慾不振時,切勿強迫餵食,以免發生嘔吐現象。

4.寶寶睡眠時,可以用枕頭墊高頭部,令寶寶的鼻腔不易阻塞,減低呼吸困難的危險。

5.在預防方面,應避免帶寶寶到人多的地方,而平日給寶寶多吃蔬果及含維他命C的食物,以增強其抵抗力,這樣便可減低寶寶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

鮮豔食品易致兒童多動症

英國一項研究指出,染色以及添加防腐劑的食品會使兒童出現典型的多動症症狀。

兒童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是兒童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徵的簡稱,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綜合徵。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活動過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衝動任性,並有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據統計,學齡兒童中兒童多動症的發病率達5%~10%,易發年齡為6歲~14歲,男孩發病遠較女孩為多。

不少年輕父母為了提高孩子的食慾,都喜歡給孩子提供色彩鮮豔的食物。但英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指出,父母的這種做法簡直大錯特錯,他們的研究顯示,染色以及添加防腐劑的食品會使兒童出現典型的多動症症狀。

添加劑讓兒童變得好動

這項研究是在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吉姆·斯蒂芬森的領導下完成的,他們通過研究認為,人們經常食用的大量食品都含有染色劑以及防腐劑(主要是苯甲酸鈉),特別是在軟飲料、果汁、沙拉醬等兒童經常食用的飲料和食品中,這些物質含量更高,而這些物質能夠引起多種兒童多動症的症狀,比如過度活躍、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英國《柳葉刀》雜誌上。

斯蒂芬森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對300名兒童進行了調查研究,他們把兒童分為兩組,一組為3歲年齡段,另一組為8歲~9歲年齡段。研究分為3個階段,每階段的時間為一個星期。這些兒童被要求分別飲用三種不同的果汁飲料,一種是英國人餐桌上常見的含有染色劑和苯甲酸鈉的果汁,第二種是添加劑含量比較少的果汁,第三種則是純天然的果汁。

在兒童們飲用果汁之後,一個跟他們身體連接的監測儀器開始工作,儀器會記錄下孩子們的行為方式,比如情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煩躁、喜歡打斷別人的說話等等,然後計算機會對檢測到的內容進行整理。

在三個星期的研究結束後,斯蒂芬森發現,兩個年齡段的孩子在飲用含添加劑的果汁後都會變得亢奮好動,其中3歲年齡段的孩子對添加劑含量較少的果汁反應也很大。

同時,兒童們對添加劑的反應也存在個體差異,部分孩子的不良反應尤其強烈,有些孩子在飲用含添加劑果汁後一兩個小時之內就變得躁動不安。不過,斯蒂芬森也指出,孩子們的不良反應還沒有達到患上多動症的程度。

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這項研究,是科學家第一次明確指出人造食品添加劑與兒童的過度活躍行為有關係。

引起政府關注

斯蒂芬森教授的這項研究在業內獲得了廣泛好評,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所兒童問題專家菲利普·肖博士稱:“關於這一領域(食品染色劑、添加劑)的爭論已經有好多年了,這是迄今為止最好的研究成果。 ”

這項研究很快就得到英國政府有關方面的重視,英國食品標準管理局已經向兒童家長建議,如果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多動症的症狀,他們要立即限制孩子使用含添加劑的食品。在美國,官方尚未對這項研究作出回應,但很多醫生開始建議家長提高警惕。

同時,對這項研究極為關注的相關產業人士還在等待進一步的研究結果。 “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我們希望得到關於這項研究的詳細數據。”國際染料製造商協會的發言人凱西·庫克表示。

寶寶的胎記有害嗎?

新生兒皮膚上有幾塊色素斑,俗稱胎記。這些胎記倘若不在面部,一般家長是不太理會的。不過,從醫學角度來看,卻是萬萬不可輕視的,它們往往是孩子有某種病的反應。這些有胎記的孩子,往往伴有神經系統症狀,如驚厥、智力低下、運動障礙等。有時皮膚上先有異常反應,幾年以後才出現神經系統及其他系統症狀。據統計,這類疾病有40多種,但常見的僅有4~5種,如神經纖維瘤病、結節性硬化症、腦——三叉神經血管瘤病、色素失調症等。寶寶出生後,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皮膚色素異常的“胎記”,通常可以根據其大小、顏色、形狀、軟硬、部位等,分辨其危險性及以後的變化。

鮭魚色斑:

多見於剛出生孩子的頸部、前額、上眼臉、眉間,為淡紅色的斑痕,通常呈不規則形狀,界限也模糊不清。這些斑塊實屬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是嬰兒在子宮裡的時候,受到母體內荷爾蒙的刺激而形成的,又稱為毛細管擴張痣。多數在一歲半以前會自然褪去,所不必採取治療措施。

葡萄酒漬:

一般發生在孩子的太陽穴、臉蛋等處,其顏色深紅、皮膚平滑,形狀和大小各異,界限分明,也叫做單純性血管瘤。有些能自然消失(比如顏色較淺的),但有的將永遠存在。現在可以使用激光對某此較大的斑塊進行治療。葡萄酒漬偶爾也與其他疾病有聯繫。

蒙古斑:

呈暗青或淡灰青色,通常長在屁股上,也可能分散在腰部、背部等處,呈圓形、橢圓形或方形不等,境界不是十分明顯。它們只不過是沉澱在皮膚表面的色素而已,在入學前幾乎都會自然消褪。到目前為止,蒙古斑無惡性化的病例報告出現。

草莓斑:

草莓斑也很常見,是毛細血管沒有同身體的其他血管接通的結果,剛出生時很少發生,一般4—6週時才會出現。開始時通常是一片蒼白的區域,隨後很快變成一塊深紅的凸出斑塊,很像草莓的光亮表面。草莓斑大多在八、九歲前自行消褪,很少需要治療(手術治療容易留下傷疤)。若長在臉面等地方,必要時可用激光等進行治療。不論長在哪個部位的草莓斑迅速增大,並明顯高出皮膚表面時,也應請皮科醫生檢查。

海綿狀血管瘤:

這是一種又紅又紫的痣,是由皮膚深處的血管膨脹而引起的。它們可能會自行消失,也可能永久存在。如果它們影響美觀,或者長在危險的地方,比如在氣管附近,就需要手術切除。

痣:

痣有大有小,有光滑的,也有長毛的。無論什麼樣的痣,尤其是開始長大或者顏色發生變化的時候,都應該及時找皮膚科醫生檢查。大多數痣都是良性的,但也有少數後來會發生惡變,應引起重視。

寶寶入睡6種方法不能用

為了讓寶寶安靜入睡,媽媽都會想方設法,發揮聰明才智,結果有時卻適得其反。看來,讓寶寶安睡絕非易事。如果你掌握了哄寶寶睡覺的正確方法,情況會立刻變得不一樣哦。下面就給大家介紹6種常見的哄寶寶入睡的錯誤方法,就算是給你提個醒吧。

哄睡

當寶寶哭鬧或睡不安時,你會不會將寶寶抱在懷裡,或放入搖籃中不停地搖晃,直到寶寶入睡為止?

危害:搖晃會使寶寶未成熟的大腦與堅硬的顱骨相撞,造成小血管破裂,顱內出血,造成“搖晃嬰兒綜合徵”,寶寶表現為癲病、智力受損、肢體癱瘓、弱視或失明,嚴重的還會引起腦水腫、腦疝而死亡。這種情況多發生於3歲以下的寶寶。

正確做法

讓寶寶入睡可以輕輕地拍拍他的背,避免擁抱搖晃。

對不願入睡而哭泣的寶寶,你可以坐在他的床邊,握著他的小手,直到他入睡。

過幾天后,你與寶寶保持一定距離,讓他看得到你,以後再停留較短的時間,讓寶寶慢慢適應單獨入睡。

陪睡和摟睡

因為不放心寶寶單獨睡覺,所以你會陪著寶寶一起睡嗎?或者陪睡仍不放心,還要摟著寶寶睡?

危害:陪睡稍不注意就可能壓住小寶寶,發生意外。長期陪睡還會使寶寶養成“戀母”心理,即使上了幼兒園也很難與媽媽分離。

摟睡則更增加了發生意外的機會,被摟睡的寶寶吸不到新鮮空氣,吸入的是媽媽呼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致病。還可能養成寶寶醒來就要吃奶的壞習慣,從而影響了寶寶的消化功能。

正確做法

當寶寶一出生,就應積極地鼓勵他獨自入睡,並養成習慣。即使新生寶寶也不應與媽媽同睡。在你的床邊可放一張小床給寶寶睡,這樣,分開睡也能照顧到寶寶。

俯睡

如果寶寶喜歡趴著睡,你會在意嗎?

危害:國外已有資料證明,俯睡的寶寶容易發生“嬰兒猝死綜合徵”,這是因為小嬰兒不會自己翻身,也不會主動避開口鼻前的障礙物,容易使口鼻阻塞而缺氧窒息。

正確做法

寶寶仰睡最安全,使呼吸道通暢無阻。對於剛吃完奶的寶寶可採取右側位睡,若有吐奶也不會嗆入氣管內。如果發現寶寶俯睡,要及時幫寶寶調整姿勢,以防意外。

熱睡

在冬天,為了不使寶寶受凍,你會用電熱毯給寶寶保暖嗎,甚至通宵都開著電熱毯?

危害:電熱毯加熱速度較快,溫度也高,會使寶寶輕度脫水影響健康。

正確做法

若要給寶寶使用電熱毯,可在睡前通電預熱,等寶寶上床後及時切斷電源。如果發現寶寶煩躁不安、哭聲嘶啞,可能有脫水現象,馬上給寶寶喝些開水。

裸睡

在夏季,為了寶寶涼爽入睡,你會讓寶寶光溜溜地一絲不掛嗎?

危害:寶寶體溫調節較差,夏季半夜裡會有些涼,寶寶腹部一旦受了涼,會使腸蠕動亢進,導致腹瀉。

正確做法

夏季最好不要讓寶寶裸睡。正確的做法是用一條毛巾蓋在寶寶的胸腹部,或系個小肚兜,以防著涼。

開燈睡

你會為了方便給寶寶餵奶、換尿布而將室內通宵開燈嗎?

危害:寶寶對周圍環境的調節能力較差,若室內通宵亮著燈,改變了人體適應晝明夜暗的自然規律,會影響生長激素在夜間的分泌高峰,使身高增長減慢。夜亮也會使褪黑激素分泌減少,睡眠易驚醒。椐調查,經常開燈睡的寶寶,近視眼發病率高達40%以上。

正確做法

晚上盡量不要開燈,在餵奶或換尿佈時,可開一下床旁小燈,完事後立即關燈。

小兒發燒時要注意保護眼睛

孩子在高熱時,體內消耗很大,如維生素A供應不足,加上細菌感染,白眼球就會因營養障礙而發生乾燥,繼續發展,黑眼球就會變白而混濁,甚至軟化穿孔失明。

麻疹、肺炎、菌痢等很容易在春季感染小兒,引起小兒急性高熱。在小兒發高燒時,一般家長往往只會注意孩子的高熱情況,而對孩子的雙眼緊閉、眼屎增多卻不注意,認為這是孩子發熱後的必然現象。可這種疏忽大意很可能帶來不幸,因為有些孩子高熱後,角膜軟化而穿孔,會導致失明。

孩子在高熱時,體內消耗很大,如維生素A供應不足,加上細菌感染,白眼球就會因營養障礙而發生乾燥,繼續發展,黑眼球就會變白而混濁,甚至軟化穿孔失明。

所以,孩子在發高熱時,家長要經常用乾淨毛巾擦眼屎,滴些眼藥水,以免角膜引起感染。同時,給小孩多吃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來增加眼睛的營養,如雞蛋、牛奶、豬肝、胡蘿蔔、魚等。並隨時注意孩子的眼睛,發現有不正常的變化,應盡快送醫院診治,千萬不要耽誤治療時機,防止角膜軟化穿孔而致失明的不良後果。

寶寶過量喝牛奶易貧血

牛奶中嚴重缺鐵,1升牛奶中僅含1毫克鐵,而一個1歲的小兒每天至少需要5~8毫克鐵,故以牛奶為主食的小兒,極易患“牛奶性貧血”。

所謂“牛奶性貧血”,是小兒因過量飲用牛奶,而不添加其他營養性輔食,從而引起小兒“缺鐵性貧血”。誠然,牛奶是人類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但它並非鐵的良好來源。

新生兒出生時,從母體內獲得一定量的鐵質,以供最初幾個月的生長發育之用。半年後,其體內的鐵質已基本消耗殆盡,必須從食物中補充鐵質。牛奶中嚴重缺鐵,1升牛奶中僅含1毫克鐵,而一個1歲的小兒每天至少需要5~8毫克鐵,故以牛奶為主食的小兒,極易患“牛奶性貧血”。據營養學家分析:牛奶中的鐵僅為母乳中的1/5,且牛奶中的鐵難以吸收。

近年研究表明,“牛奶性貧血”的原因還有更為深刻的因素:①牛奶中含有磷較多,它可與鐵結合生成難溶於水的絡合物,這也證明牛奶中鐵的利用率很低。 ②牛奶中的鈣、鉀、鎂含量較多,它們可使胃內容物呈鹼性,而鹼性狀態是不利於鐵的吸收的。 ③與鐵相比,牛奶中的銅含量更少;銅是人體中多種酶的組成成分,大部分以血漿銅藍蛋白氧化酶的形式存在於血漿中,它能將人體不能吸收的二價鐵離子,催化成可吸收利用的三價鐵。換言之,牛奶中缺銅,導致鐵不能正常吸收,也是缺鐵性貧血的原因之一。

“牛奶性貧血”的患兒只要及時治療,可完全恢復正常,並不影響今後的生長發育。但治療得晚的,將會影響今後的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將遺禍終生!

如何防治小兒“牛奶性貧血”呢?

1.並非小兒不能飲用牛奶,而是在飲用牛奶的同時,應合理補充鐵質。

2.合理安排飲食:合理搭配患兒的膳食,如動物血、內臟、黃豆、肉類和多種海產品等含鐵較豐富,是防治缺鐵的理想食品;維生素C、氨基酸、果糖和脂肪酸及調味品醋等可促進鐵吸收,可與鐵劑或含鐵食品同時進食;也可在菜餚中適量加醋,也可促進鐵吸收;也可與稀鹽酸(或維生素C、醋)同服,以利吸收。茶、咖啡、牛奶、麥麩和植酸鹽等能抑製鐵吸收,應避免與含鐵多的食品同時進食。

3.貧血嚴重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在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的同時,補充鐵強化食品,如鐵強化牛奶、鐵強化食鹽和鐵強化餅乾等。人乳含鐵雖少,但吸收率高達50%,應盡量人乳喂養嬰兒,且人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小兒的免疫力。

4.補充鐵劑時,因鐵劑對胃腸道有刺激,可引起疼痛、噁心、嘔吐、便秘或腹瀉等胃腸不適症狀,故口服鐵劑從小劑量開始,並在兩餐之間給藥。

孩子咳嗽 用藥雙管齊下

生活中,寶寶一旦咳嗽超過一天,一些有“主見”的父母,就會拿出各種備用藥給寶貝吃,有時可能會減輕病情,但這是非常危險的,一旦藥不對症,很有可能貽誤病情。

咳嗽病因多

專家指出:引起咳嗽的病因有很多,最為常見的是咳嗽變異型哮喘、鼻後滴流綜合徵、嗜酸細胞性支氣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這些原因佔慢性咳嗽的70%~95%,而廣州呼吸研究所和惠菲寧聯合組織的“慢性咳嗽診治現狀及生活質量調查”也發現,76%慢性咳嗽患者曾被誤診為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或慢性咽炎,因此,治療咳嗽首先要找出咳嗽的病因,如果一咳嗽就用藥,而不針對病因治療只能是適得其反。另外,寶寶早上起床有輕咳父母不必擔心,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治療要對因對症

咳嗽是人體的保護性措施,是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唯一辦法。但3歲以下的小孩咳嗽反射能力較差,痰液不容易排出,如果父母這時給予較強的止咳藥,會導致痰液不能順利排出,而大量蓄積在氣管和支氣管內會造成氣管堵塞。

所以,專家提醒,僅“對症”治療,服些“止咳”藥水是不行的,必須在“對因”治療基礎上,配合一些“止咳”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感冒後咳嗽的主要原因是鼻液後流刺激咽喉,因此治療要對因、對症雙管齊下。對因:止涕通鼻,減少鼻液後流,可選用鹽酸偽麻黃鹼和馬來酸氯苯那敏;對症:以鎮咳為主,可用無成癮性及呼吸抑制的氫溴酸右美沙芬。

不要濫用可待因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醫生或父母在給孩子治療咳嗽時,不問青紅皂白讓孩子吃止咳露,這是錯誤的。”專家指出,他們經常接診一些專門來求治服用止咳糖漿成癮的患者。因一些止咳糖漿中含有可待因,這是一種從鴉片中提取出來的物質,小孩長期服用就會有依賴性,出現類似“毒癮”發作症狀。

據了解,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的中樞性鎮咳藥是右美沙芬,它屬於非依賴性鎮咳藥,作用與可待因相似,但無鎮痛和催眠作用,不會成癮。除了右美沙芬之外,還有噴多維林、右啡烷等非依賴性鎮咳藥。外周性鎮咳藥包括苯丙派林、莫吉司坦。

專家提醒,如果孩子反复咳嗽,經過治療未見效超過8週以上,那麼孩子很可能是變異性哮喘引起的慢性咳嗽,接診醫生或父母就必鬚根據病因給孩子對症下藥,而不能以服用止咳露來控制咳嗽。

識別尿布疹,與其他疾病鑑別

只要是用紙尿褲的嬰兒都可能得尿布疹。你可以很容易地識別出這種常見病:孩子的臀部紅腫,紙尿褲部位周圍有腫塊。

什麼叫尿布疹

症狀

只要是用紙尿褲的嬰兒都可能得尿布疹。你可以很容易地識別出這種常見病:孩子的臀部紅腫,紙尿褲部位周圍有腫塊。如果在紙尿褲部位的紅塊周圍或者在嘴部周圍還有粉紅色小包,則尿布疹可能已經發展成為酵母尿布疹,需要用局部殺菌藥物進行治療。

由於嬰兒無法用語言告訴你是什麼問題,他可能會通過哭鬧和煩躁不安來表達他的不適,特別是換紙尿褲時,而且可能伴有胃口不好。

什麼時候不是尿布疹

其它原因及其治療

在孩子屁股上的你認為是尿布疹的東西很可能是另一種輕微兒童皮膚病。因此,識別尿布疹與其它常見病之間的差異就很重要,以便能有效治療。最容易被誤認為是尿布疹的病症包括膿包病、皮下脂溢性皮炎和痱子。

膿包病

膿包病是一種傳染性細菌皮膚感染,出現於紙尿褲部位、臉上和手上,形成丘疹和帶痂的微黃色創面,伴有水泡並發癢。由於此病症有傳染性,家庭所有成員都應用殺菌肥皂洗手,以避免疾病傳播。如果你看到此類創面,打電話給你的小兒科醫生,他會開出抗生素軟膏或口服抗生素。

皮下脂溢性皮炎

皮下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在嬰兒的第一年裡發作。你會在嬰兒的腹股溝、生殖器或下腹部發現突起、粗糙的紅色斑點,由白色或黃色的厚鱗狀層覆蓋。當類似的斑點出現在頭皮上時,則俗稱“搖籃帽”。可將從藥店買的可的鬆或氫化可的松塗於患處,並使嬰兒保持乾淨和乾燥。如果病症未見迅速好轉,應去看小兒科醫生,他會開出效力更加的可的鬆軟膏。

痱子

熱度和濕氣可導致痱子,原因是汗液在皮膚上積聚,而無法蒸發。在嬰兒三個月以後較為少見。該症狀看上去像是粉刺發作,形成很小的分紅色包,可出現在紙尿褲部位的皮膚皺摺處,特別是紙尿褲的塑料襯套或紙尿褲覆層與皮膚接觸之處。痱子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水份和濕氣。所以應確保你的嬰兒不要穿得過多、皮膚保持乾燥。如果痱子較嚴重,應與兒保醫生聯繫。

食譜:色香味舒心的寶貝湯

奶香太陽甜湯

原料:

胡蘿蔔250g,牛奶250g,香蕉半個,大米適量,糖少量。

做法:

1、新鮮胡蘿蔔洗淨切小塊,用榨汁機榨汁,待用。

2、大米洗淨,放少許水煮15分鐘至稠時,將胡蘿蔔汁、牛奶倒入,煮30分鐘。

3、香蕉切粒,在湯快煲好前放入。

4、加少量糖即可。

食效:

易消化、養腸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鈣,VA等微量元素,味道香甜濃糯,非常適合寶寶的口味。

貼心小貼士:

清晨以此湯佐以餅乾或煎蛋,就是一頓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的早餐。

適合年齡:

2歲以上寶寶

荔枝紅棗雞湯

原料:

荔枝幹7只,紅棗5個,雞400g,姜1小塊,鹽適量。

做法:

1、雞肉切塊備用。可根據寶寶喜好選擇翅膀、腿肉或整隻。

2、荔枝去殼。

3、紅棗洗淨。

4、加水至半鍋,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再改為中火煲約1小時左右,加適量鹽,即可。

食效:

悅色養心,溫補氣血,增強免疫力。尤適於女孩飲用。

貼心小貼士:

購買雞肉時,建議家長最好選擇農戶散養的材雞,此雞不是用激素催成的,因此味道鮮美,有益寶寶身體發育。

適合年齡:

3歲以上寶寶

雪梨百合瘦肉湯

原料:

瘦肉400 g,雪梨1個,蜜棗6顆,百合、胡蘿蔔適量,姜3片。

做法:

1、瘦肉切粒,雪梨去心切塊,胡蘿蔔切片。

2、雪梨和胡蘿蔔不用去皮,因為果皮營養很豐富。

3、鮮百合洗淨並摘成一瓣一瓣。

4、挑選新鮮百合時應選用表皮潔白光鮮的。

5、在鍋中加入5碗水,放入瘦肉、雪梨、蜜棗、胡蘿蔔、薑片煮開後,在用中小火頓40分鐘。

6、在起鍋前10分鐘放入百合。

7、加適量鹽,即可上桌。

食效:

潤肺、清燥、化痰。易上火的男孩子宜常飲用。

貼心小貼士:

此款湯易將味道釋放出來,所以不僅湯好喝,瘦肉味道也很鮮美,建議選擇後臀尖。如喜歡也不妨選擇五花肉,湯的口感會更好。

新生兒護理容易犯的錯誤

一、讓嬰兒整夜睡覺。經常會聽到年輕的父母欣慰地感嘆:真是謝天謝地,出院回家的第一個晚上,寶寶可乖了,甜甜地睡了一整夜。而兒科專家對此的第一個反應則是:天啊,怎麼能讓寶寶這麼睡!專家說,兩週內的新生嬰兒是不能整夜睡覺的,父母必須每隔四個小時餵食一次寶寶。新生的嬰兒如果長時間得不到進食,會發生脫水。況且,假如嬰兒一覺能睡八小時以上,很有可能是患了嚴重的黃疸病,嬰兒過於困倦,以至於無法喚醒自己用啼哭來要求進食。專家表示,四小時的進食習慣應該至少持續兩週以上,直到嬰兒的體重有了明顯的增加後,才可以讓其安睡一整夜。

二、忽略嬰兒的進食要求。有些父母會嚴格地按照時間表來安排嬰兒的進食。專家表示,其實嬰兒在吃東西方面比大人要聰明,不論是母乳喂養的嬰兒還是奶粉餵養的,他們都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餓了什麼時候飽了。父母只要掌握每四小時進食這一大原則即可,早點兒晚點兒完全可以根據嬰兒自身的需要。

三、將嬰兒帶入擁擠場所。有些父母喜歡帶著嬰兒去逛擁擠的商場,或是高朋滿座地為孩子辦滿月酒席。專家表示這種做法是相當錯誤的,將稚嫩的嬰兒暴露在充滿細菌的環境中,嬰兒易引起發燒,這一點就很麻煩,因為嬰兒發燒不論嚴重程度都必須送到醫院讓醫生診斷,但更為麻煩的是,嬰兒在這個時期接觸的細菌可能會引起致命的感染。

四、將嬰兒禁閉家中。將嬰兒帶入擁擠的場所不是個好主意,但整整六週都將嬰兒禁錮在家中也是錯誤的。整天在家中面對不會說話只會啼哭的孩子,母親容易患上產後抑鬱,這對母嬰的健康都極為不利。專家建議,可常帶著新生兒去不太擁擠,環境較好的地方散步,這樣不僅能使媽媽精神愉悅,還能增加寶寶的免疫力。

五、不相信自己的直覺。有時候雖然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媽媽卻心神不寧懷疑寶寶是不是病了。可不幸的是,很多時候她們都聽從了周圍人的勸說,認為寶寶沒事,從而耽誤了及時送醫院救治。專家強調,媽媽們要相信自己的直覺,懷疑寶寶有病就要及時送往醫院。

除了上述五點外,專家認為還有三項注意事項媽媽們也應給予重視:盡量讓嬰兒仰臥入睡(而不是側臥或是俯臥),以減少新生兒猝死綜合徵;及時地通過合法途徑給新生兒注射各種疫苗;及時地將發燒的新生兒送往醫院。

寶寶睡姿中的疾病信號

正常情況下,孩子睡眠時應該是安靜、舒坦,頭部微汗,呼吸均勻無聲。但是,當孩子患病時,睡眠就會出現異常改變,如煩躁、啼哭、易驚醒、入睡後全身乾澀、面紅、呼吸粗糙急速、脈搏快……所以,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的睡態,及時了解孩子的身體信息,預防疾病的發生。

情況一:

孩子入睡後撩衣蹬被,並伴有兩顴骨部位及口唇發紅、口渴,喜歡冷飲或者大量喝水,有的還有手足心發熱等症狀。

信號:這是陰虛肺熱所致,提示孩子多半患上了呼吸系統的疾病,如感冒、肺炎、肺結核等。父母應儘早帶孩子去醫院診治,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進行防治。

情況二:

孩子入睡後面朝下,屁股高抬,並伴有口舌潰瘍、煩躁、驚恐不安等病狀。

信號:這是“心經熱”所致。常常是孩子患了各種急性熱病後餘熱未淨,提示孩子的病情尚未痊癒,需要繼續治療,以免病情復發。

情況三:

孩子入睡後翻來覆去,反复折騰,常伴有口臭氣促、腹部脹滿、口乾、口唇發紅、舌苔黃厚、大便乾燥等症狀。

信號:這是胃有宿食的緣故。父母最好是帶孩子去看小兒科。現在的飲食結構讓兒童罹患成人病的比例越來越高,所以謹防孩子患上胃炎、胃潰瘍等胃腸道疾病。

情況四:

孩子睡眠時哭鬧不停,時常搖頭,用手抓耳,有時還伴有發燒現象。

信號:這可能是在提示父母,孩子患上了外耳道炎、濕疹,或是中耳炎,應趕緊帶孩子去看耳科。

情況五:

孩子入睡後四肢抖動,好像“一驚一乍”。

信號:父母可以回憶一下,孩子在日間是否過於疲勞或精神受過強烈刺激。如果沒有,那麼就要引起注意了,孩子有可能存在睡眠障礙或者神經系統的病變。

情況六:

孩子入睡後用手去搔抓屁股。

信號:父母細心查看,如果孩子的肛門周圍可見到白線頭樣的小蟲爬動,則可能是蟯蟲病。這是兒童時期的常見病,應帶孩子到醫院就診,進行醫治。

情況七:

孩子熟睡時,特別是仰臥睡眠時,鼾聲不止,張口呼吸。

信號:這是因為孩子增殖體、扁桃體肥大影響呼吸所致。父母需帶孩子到醫院詳細檢查,如果有必要,可手術摘除扁桃體。

情況八:

孩子睡態發生改變,譬如弓著身子,或者雙手摀住腹部,同時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

信號:孩子可能患上了腸炎,甚至是痢疾。需要及時就診。

新屋裝修 危險悄悄靠近寶寶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委員會今天發布的最新室內環境污染警示顯示,裝修污染是新生兒缺陷的重要原因。

一項室內環境因素分析表明,導致胎兒畸形的發生原因主要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專家表示,新生兒出生缺陷率持續上升,除了家族遺傳、病毒感染外,還與室內裝修、長期接觸帶有輻射的設備等環境污染因素有很大關係。

裝修污染已經成為造成新生兒缺陷的一個重要原因。

據統計,中國每年先天殘疾兒童總數高達八十萬人到一百二十萬人,約佔每年出生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四至百分之六,全國累計已有近三千萬個家庭曾生育過先天殘疾兒,每年因出生缺陷和殘疾兒的出生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十億元人民幣,每年全國要投入需要提供手術、康復、治療和福利費用三百億元,出生缺陷已成為中國圍產兒死亡、新生兒死亡以及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近年來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

據中國室內環境委員會五年來對六千戶家庭室內環境檢測結果顯示,有兒童健康問題的家庭百分之九十室內環境超標。

今年是中國生育的高峰年,中國將有一百六十萬個嬰兒誕生。為了保護母嬰健康,預防由於室內環境污染引發的兒童先天性缺陷、白血病和兒童鉛中毒,中國室內環境委員會確定六月為“關注室內環境污染,保護母嬰身體健康”宣傳月主題。

防寶寶意外跌落8大措施

據“全球兒童安全網絡———中國”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意外跌落是0~14歲城市兒童因意外傷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非致死性傷害的首要原因。但意外跌落至今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專家指出,孩子年齡越小,越容易因跌落而受傷,1歲以下兒童跌落髮生率高達54%;而家裡則是孩子跌落受傷的高發地點,特別在1~4歲的調查人群中,有57.4%是在家中跌落的,因此,對新做父母者和幼兒護理者的教育尤為重要,不能掉以輕心!
  
專家介紹,如下措施可以幫助孩子盡可能地避免意外跌落:

1、在兒童騎車,溜冰時,要準備防護用具如頭盔和護膝等。   

2、非逃生用途的窗要上鎖,或裝上窗欄。   

3、窗邊不放置椅子,搖籃和其他家具。   

4、在給嬰兒換尿布或衣服時,人不要離開嬰兒,保持有一隻手保護著嬰兒。   

5、清除家中的危險因素,如捲起的地毯,暴露的電線,欄杆間距寬大的陽台和樓道等。   

6、在洗手間,洗手盆前和樓梯等放上防滑墊。   

7、要注意幼兒在有滑輪的學步車中的安全,或使用其他固定的學步車替代。   

8、對孩子經常活動的場地要檢查是否安全,如地面是否平整等。

注意勿強行給寶寶餵藥

孩子生病是家長最著急的事,而給孩子餵藥又成了令人頭痛的事。有的家長常常掰開孩子的嘴、捏住鼻子灌藥,其實這樣做是很危險的。

人的咽部有兩條通道:一條是食道,另一條是氣管,氣管上方有會厭軟骨,在吞嚥時會蓋住氣管入口,食物進入食道,但是在孩子哭鬧時灌藥,會厭軟骨來不及蓋住氣管的入口,使藥液流入氣管內,造成孩子劇烈嗆咳,如果吸入肺內可導致吸入性肺炎。

用藥前應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據說明書用藥,藥量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切不可按成年人藥量減半或自作主張增加藥量。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飯後服,驅蟲藥空腹服,助消化的藥飯前服,另外腸溶片、雙層糖衣片不能研碎服,潤喉片不能含服。現在許多藥廠為了方便兒童服藥,生產了具有水果香味的口服劑,很適合兒童,家長可以選用。

給小嬰兒餵藥的時候,應將小兒抱起,使之成半臥位。用小勺慢慢將藥液從嘴角灌入,直至嚥下。對較大兒童,應首先鼓勵孩子自己吃藥,千萬不要用責怪和訓斥的方法。耐心地告訴孩子,藥物可以殺死細菌和病毒,服藥後就可以與從前一樣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了。也可準備兩個小碗,一個裝小兒喜歡的果汁或飲料,另一個裝藥。先給小兒喝飲料,趁嬰兒不注意時換成藥水快速餵下,再給他(她)一匙飲料。注意餵藥的量不宜過大,餵藥時不要形成固定的規律,以免小兒發現後不肯再服。必要時需強制餵藥,但動作要迅速,防止孩子將藥吐出或嗆咳。

從容應對嬰兒飲食意外

嬰兒飲食是餵養大事,年輕媽媽因為缺乏經驗,面對嬰兒嗆奶、溢奶、或誤服藥物時,常常一籌莫展,不知如何是好。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些應對嬰兒飲食意外的小竅門,讓媽媽在遇到下列情況時,可以早做準備,從容應對。
  
嗆奶或溢奶

食道開口與氣管的開口在咽喉部相通,吐奶最怕的是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時,在吸氣的瞬間誤入氣管,即所謂的嗆奶。量大時會造成氣管堵塞,不能呼吸,危及生命;量少時直接吸入肺部深處造成吸入性肺炎。

輕微的溢奶、吐奶,寶寶自己會調適呼吸及吞嚥動作,不會吸入氣管,只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呼吸狀況及膚色即可。如果大量吐奶,可按以下方法處理:

首先,平躺時如果發生嘔吐,應迅速將寶寶的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

其次,把手帕纏在手指上,伸入口腔中,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來,以保持呼吸道順暢,然後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再次,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讓其俯臥在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寶寶能將奶水咳出來。

最後,如果仍無效,需要馬上夾或捏寶寶的腳底板,刺激寶寶,使寶寶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時最重要的是讓他吸氧氣入肺,而不是如何把異物取出。同時,及時送往醫院檢查。

即使寶寶在嗆奶後呼吸很順暢,最好還是想辦法,讓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觀察啼哭時的吸氧及吐氣動作,看有無任何異常,例如聲音變調微弱、吸氣困難、嚴重凹胸等,如有即送醫院。如果寶寶哭聲宏亮,臉色紅潤,則表示無大礙。

幫寶寶進入腦部快速發育期

1.早餐的品種還可以多樣化,可選擇如麥片、紅棗粥、麵條、餛飩等,且在量上做到充足,因為早上寶寶的精神旺盛,消化能力較強,如果早餐供給的能量過低,飢餓感會影響寶寶上午的活動。

2.把上午的點心餅乾和牛肉棒改為新鮮水果更為理想,這是因為寶寶的口味宜清淡和低鹽,同時食物中不宜使用味精等調味劑。

3.中晚餐的主食應包括多種食物,如穀類、肉、禽、魚蛋和新鮮蔬菜等,但食物還應細、軟、碎、爛,不用刺激性和過於油膩的食品和調味劑。

4.12點半的這頓奶要取消,晚上8點的奶也要在大人的幫助下逐步減少,直至用白開水或新鮮水果替代。寶寶們要養成在晚餐後除水果外不再進食的習慣,同時為了防止齲齒,更要避免睡前吃甜食。

5.下午的水果和零食用一周3—4次的少量堅果類食品替代,但整粒的花生、核桃、豆類還是要磨碎或製醬後食用。

6.寶寶喝水多與他的活動量大有關,在提倡喝白開水的同時可以適量喝點綠豆、紅豆湯,可與堅果類食品交替食用,但不用每天都吃,同時在熬這類湯時,盡量少放糖,口味清淡些為佳。

7.寶寶的飲食習慣是可以培養的,盡量不要讓他偏食和挑食,大人的飲食行為是孩子的模仿對象,所以家長們要經常帶頭食用寶寶不愛吃的食品,同時不要暗示寶寶有飲食的偏好。

兩歲以後,寶寶的思維發展進入了一個快速爆發的時期。他對周圍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會發生非常強烈的興趣,而且跟小時候不同的是伯想探個究竟。那麼在這個階段,年輕的父母們要怎樣從飲食上來幫助寶寶順利進入腦細胞快速發育期呢?

大腦主要是由脂質、蛋白質、醣類、維生素C、維生素E、鈣等營養,成分構成,其中脂質是主要成分,在嬰幼儿期供給足夠的營養素,為腦細胞的增加和功能的分化提供必需的物質,將對寶寶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這些健腦益智食品要多吃

1.雞蛋:主要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豐富的卵磷脂以及鈣、磷、鐵等,有益於大腦的發育。媽媽們可選擇多樣化製作雞蛋與其他菜組合,如雞蛋青菜泥等,避免讓孩子厭煩一種燒蛋模式。同時,因為雞蛋不易消化,一次不要吃太多量,製作也要精細。

2.香蕉:能幫助大腦製造一種化學成分血清素,這種物質能刺激神經系統,對促進大腦的功能大有好處。新鮮水果要多吃,香蕉營養豐富,但要注意使用量,不要因為過量食用影響正餐食慾。

3.蘋果:蘋果含有豐富的鋅,可增強記憶力,促進思維活躍。蘋果是營養、功能都很全面的水果,媽媽們可選擇做蘋果泥或蘋果色拉等不同的樣式給寶寶食用。

4.大蔥:含有一種叫“前列腺素A”的成分,經常食用可起到舒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使人頭腦靈活。

5.核桃: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亞油酸甘油脂,這種油脂可供給大腦基質的需要,而其含有的微量元素鋅和錳是腦垂體的重要成分,可健腦。堅果應該多吃,但要磨碎或製醬後食用,一次的量同樣不宜過多。

宝宝寒冬不着凉3绝招

寒冬時節,如何預防寶寶感冒的是很多家長要掌握的知識,下面有三招是比較合理的方法。

一、秋天開始少穿衣。

注意給孩子少穿衣是增強體力的好辦法。少穿衣,多接觸外界空氣,便會使自律神經得到鍛煉,達到身體強壯,預防感冒的目的。但這種鍛煉並不是入冬以後才開始的,而是從秋天開始就讓孩子逐漸習慣起來。一般來講,寶寶的著裝玩起來更容易出汗,大人應該視情況及時給寶寶脫一件或者換掉濕了的內衣,經常進行調節。平時,盡量天天帶寶寶外出,讓寶寶盡情地玩個夠,對於還不會走路的小寶寶,也最好能在晴天的時候在外面進行空氣浴,哪怕是在陽台上曬曬太陽、吹吹風也好。

用乾布摩擦皮膚是從老奶奶那兒流傳下來的增強體力的傳統方法。

現代醫學研究已證明這種方法確有鍛煉自律神經、預防感冒的作用。所謂乾布摩擦,並不需要什麼特殊的準備和復雜的過程,只要每次在給寶寶換衣服時,用剛抱下來的內衣輕輕摩擦寶寶的手腳及背部皮膚就可以了,說起來只不過是順手之舉,但重要的是要堅持不懈,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冬天洗澡的要領

冬天給寶寶洗澡,最擔心的就是不小心著涼感冒,不過掌握了下面幾個要領,媽媽就可以放心地給寶寶洗澡了。

充分做好準備工作,避免手忙腳亂是很重要的一條。比如,換衣服,一定要事先準備好,最好能放在暖和的地方預熱一下,這樣寶寶就能穿上熱乎乎的衣服。穿脫衣服的地方及浴室內也要加熱提高溫度,可以用小型加熱器,也可以在入浴前先在浴室內噴灑熱水,利用蒸汽提高溫度。

最好能讓寶寶在浴缸中多泡一泡,讓全身暖透了再手腳麻利地沖洗。而不要為圖快,只匆忙沖洗個表皮,這樣出來以後反而容易著涼。

洗好後,盡快用大浴巾包住全身,擦乾水分,穿好衣服,另外,一定不要忘記趕快用乾毛巾或電吹風弄乾濕漉漉的頭髮。不少孩子著涼往往就是這個步驟磨磨蹭蹭引起的。

洗淨後給寶寶喝點溫水,既能補充洗澡時失去的水分,又能使寶寶稍微出點汗,不易感冒,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但要注意,用奶瓶餵水的話,不要給寶寶穿得太多,裹得太嚴,否則,一瓶水喝下去,肯定又是滿頭大汗,內衣濕透,倒反而容易著涼感冒了。

睡覺時的保暖

睡覺不老實,可以說是大多數寶寶的"通病",雖說這是健康的象徵,可經常把被子踢得沒了踪影,總是一個讓媽媽睡不好覺的"心病",那麼媽媽們不妨在寶寶的睡衣、被褥上想點辦法,比如說:

加長睡褲的立襠,使睡褲提上時可以包住腹部,並在睡褲的腰部及上衣的相應部位縫上釦子,使睡衣褲不易分開。另外,在袖口、褲腳加上鬆緊帶,也是保暖的好辦法。

穿好睡衣後,在腹部、腰部裹一塊毛巾,或穿一件毛背心保護肩、腹部不受涼,這樣即使寶寶把被子踢掉,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

還不放心的話,可以在被褥的邊上縫上釦子或帶子繫起來,這樣既類似睡袋不易踢開,又不使寶寶受束縛,可以自由翻身。

這下,媽媽可以睡得踏實一點了吧。

依寶寶年齡選擇適合的牙刷

怎麼幫小朋友選牙刷?不是只選標明“兒童專用”的就好了喔!要照顧好家中小寶貝的門面,依兒童年齡來選擇才是正確的方法。

2至4歲

此時期的寶寶常用奶瓶喝奶,最容易發生奶瓶性齲齒,且正處於牙齒發育初期,手掌與口腔也較小,初次刷牙,建議選擇窄小刷頭易於深入小朋友的口腔,同時握柄也應較粗胖,讓肌肉未發育完全的幼兒掌握。

5至7歲

在6歲時第一顆恆齒已長出,因此要特別注意牙齒清潔。建議可選擇動力刷毛的牙刷,毛刷邊緣要柔軟,能完全包圍每顆牙齒以達到徹底清潔的目的,而且動力刷毛可幫助清潔大臼齒,幫助深入清潔後排牙齒。

8歲後

此時兒童因處換牙階段,乳齒與恆齒同時存在,又加上齒縫間隙較大,若不特別留意其刷牙習慣,蛀牙即容易生成。因此牙刷的選擇上應以柔軟混合設計的刷毛為主,幫助徹底清潔牙齒及齒縫。

輕易地聽懂寶寶的哭聲

母親要聽懂孩子的哭聲,首先要分清正常和不正常的啼哭。正常的哭,聲音洪亮而有節律,伴有淚水滾滾,有時甚至哭過就露出笑容,笑過又哭。一般由飢餓、口渴、冷熱、尿布潮濕、心中不悅、困倦等引起啼哭後,只要滿足要求,哭聲就會停止。

這類啼哭有一定的特點,如飢餓時啼哭,多在哺乳前,哭聲大多拖得較長,臉上顯出急躁的樣子,頭不斷地偏向兩旁找東西,口做吸吮動作;因口渴而哭,哭聲沙啞,並可見口唇乾燥;因冷而哭,可見小兒面色略白,身體蜷縮,哭時喜歡往暖和地方縮;因熱而哭,可見小兒面色潮紅,額頭多汗;因困倦而哭,哭時大多不帶眼淚,哭聲低,手腳運動也不活潑,並把眼睛閉上,顯出疲乏的樣子;因尿布潮濕而哭,哭聲平穩而拉長調,時哭時停,好像想起什麼後又哭一樣;孩子要人抱,耍脾氣時,哭聲強烈,硬挺著四肢,亂蹬亂踢;孩子不悅而哭,當他(她)見到喜愛之物,則哭聲自止。

常見的病態啼哭,有以下幾種:

1、病痛而哭哭聲微弱、漫長,還帶有呻吟的調子。若有舉手、搔頭、弄耳、哭聲不高的情形,可能是頭痛或耳痛;若哭聲尖銳,急促地反复哭鬧,可能是腹痛或被蚊蟲叮咬;若哭聲短、強,哭時伴隨著喘氣,可能是胸部疼痛;若孩子哭時手腳不動,一動就大聲哭叫,可能是關節痛;若偶爾尖聲呼叫或小聲呻吟,便是病得較厲害了,應立即就醫。

2、口瘡而哭哭聲綿綿、口角流涎、不肯吃奶。

3、傷食而哭口有乳酸味,腹部膨脹,拒不吃奶。

4、發燒而哭面色潮紅、口渴欲飲、哭時無淚,此時要注意嬰兒是否患感冒或有扁桃體炎。

5、驚駭而哭哭時少淚,哭聲一陣高於一陣,頭欲藏母親懷里或被子裡。

6、呼吸道感染而哭常伴有咳嗽、鼻塞流涕,嚴重時要藉助化驗、透視來診斷。

7、破傷風而哭多見於出生後一周左右的嬰兒,欲哭不出,面有苦笑。

8、佝僂病而哭睡眠少且不安穩,好哭鬧,煩躁多汗,夜驚,夜啼。

9、先天性心髒病而哭平時一般情況尚好,總在哭鬧、活動時出現氣急、氣喘、面色和口唇青紫、鼻翼扇動等。

如果孩子啼哭,經抱起哺乳、哄逗、更換尿布等相應處理後,仍啼哭不止,身上又未見到異物和蚊蟲叮咬的現象,母親就要認真察看,及時發現問題所在,自己不能處理時,要立即到醫院進行診療。

應該如何給新生寶寶攝影

  留住寶寶生活中的點滴瞬間,是每個父母的最大願望,現代發達的數碼科技能助父母一臂之力,留住寶寶成長中每一張笑臉,每一個腳印,與家人共享!願望是美好的,但是實現的過程就不那麽輕松了!想要留住最精彩的時刻嗎?讓我來教你幾招吧!

  準備就緒——相機時刻在手,電池長期充足。

  團隊合作——可曾經歷過,寶寶姿勢擺得十分優美,可待你—舉起相機,他就不知道爬到哪裏去了。這種情況需要團隊合作:讓家人或朋友拿著玩具或者扮鬼臉,吸引寶寶的註意力,你趁機抓拍!

  眼神交流——想收到滿意效果,就要逗寶寶開心,盡量采用低角度拍攝,不要俯拍寶寶,因為俯拍給人以輕視的感覺。

  多彩生活——實際選擇拍攝模式。數碼相機都有預設的場景設置,在不同的環境下,可抓拍到完美的影像,比如黃昏、黎明、明媚的曰光、安靜的夜晚等等。

  避免紅眼——選擇一個可以調整紅眼特征的相機,真正展現寶寶清澈的雙眼。

  享受天倫——寶寶是一顆耀眼的星星,但也不要忽略其他家人,把家人邀請到取景器中,留下美好的回憶,待今後一同分享!

  避免強光——寶寶對強光,包括刺眼的太陽光和閃光燈都非常敏感,白天不用閃光燈,晚上室內可把燈光打亮。

  從不同的距離、角度拍照——大多數的父母都喜歡拍特寫,但如聚焦太近,照片就會變得模糊,發生散光現象。不同角度拍攝,可以讓你有選擇地保存最滿意的一張。

  一定要註意寶寶的情緒——寶寶哭鬧時,不要拍照,等他情緒好轉,冷靜下來再拍。寶寶心情舒暢的時慢,拍的照片當然也陽光燦爛了!

  相機和膠卷的質量一定要好——相機和膠卷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照片質量的優劣。作為紀念照,質量是最重要的。

  避免分心——在給寶寶拍照的時候,要保證沒有太多的外界幹擾,田可可能發出響動噪音的東西,例如電視,都要盡可能地關掉,周圍人太多也會分散寶寶的註意力。

  多拍幾張——運用連拍功能或者多按幾下快門,可以收到更多的精彩瞬間,有助於最佳選擇。

  背景——背景不要雜亂。照片的焦點應該是寶寶,所以樸素的背景最適合。

兒童心理障礙的10點表現

  1、多動癥。又叫輕微腦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註意力不集中,小動作頻繁,情緒波動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受到嚴重影響。

  2、抽動癥。主要表現是身體某些部分經常出現不自主的、無目的的、重復的快速肌肉痙攣現象,而在性格上則表現為緊張、膽怯、自卑。

  3、焦慮癥。指突如其來的沒有明顯身體原因的恐懼狀態。具體表現為缺乏自信、過於敏感、食欲低落、無端哭鬧。

  4、恐怖癥。對某些事物或情景產生懼怕和逃離的心情,如怕打雷閃電,極度緊張,抱頭亂竄。

  5、失眠癥。孩子入睡困難,睡中不時驚醒、大聲哭鬧,甚至夢遊四方,但白天回憶不起來,只覺得精力不足,情緒不穩。

  6、攻擊癥。這類孩子整日東奔西跑,經常搞惡作劇,喜歡諷刺挖苦別人。對美好的物品毫不愛惜,摔打成為癖好。

  7、嫉妒癥。對別人的優點和成績難以容忍,看到他人成功比看到自己失敗還要難受,常常詆毀別人。

  8、貪婪癥。極端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物質占有欲望強烈,根本不管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9、懦弱癥。心理水平低下。對外界刺激反應遲緩,遇事缺乏主見,甚至受到他人欺負也不會自衛。

  10、性過敏癥。常被原始的性欲所左右,沈緬於性幻想之中,要麽不敢與異性交往,要麽無端襲擊、戲弄異性,甚至強行發生性行為。

“誘騙”寶寶乖乖吃藥13方案

  “誘騙”寶寶吃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特別是面對著一個多動且精力旺盛的小家夥,你是否傷透了腦筋?看著寶寶倔強而痛苦的樣子,你是否也有餵到過自己落淚的時候?別急,餵藥13點方案能幫助你讓寶寶乖乖服藥!

  1. 苦藥變美食

  良藥苦口,讓長在蜜罐裏的寶寶“吃苦”,真是讓人心疼啊!不過,我們可以變個小魔術,如果藥是液體,可以加一點糖或果汁,在甜甜的吮吸中,大功告成!如果是固體藥品,可以將藥片研成碎末,拌入果泥或者奶粉中,讓寶寶在不知不覺中乖乖吃藥!

  2. 噴射型餵藥

  口腔註射器可以有效地幫助小寶寶吃藥。噴射位置最好在兩頰內側,不要伸到太裏面,以防寶寶窒息或者咳嗽。註射時不用一次性噴進去,每次一點,讓寶寶慢慢消化。

  3. 奶嘴巧餵藥

  把藥劑沖入奶嘴中,讓寶寶像吮安撫奶嘴一樣把藥吸進去。當寶寶意識到吃的東西苦苦的時候,藥已經吃進去了。然後在奶嘴裏加點糖水,幫助藥物稀釋,同時緩解苦澀。

  4. 寶貝,向上看

  讓寶寶豎直坐起,然後在頭部垂直上方懸掛玩具,吸引寶寶擡頭觀看,當寶寶註意力集中在一點時,小嘴會微微張開,迅速滴一滴藥進去,如果動作熟練的話,可以達到“神不知,寶不覺”的效果。

  5. 包包好,吹吹氣

  用小毯子把寶寶包裹起來,防止他用雙手抵抗藥物;藥入口之後,可以輕輕地在寶寶臉上吹氣,從生理反射角度來看,可以幫助寶寶有效吞咽。

  6. 愛心傳遞

  讓寶寶在你的微笑和富有節奏的語調中輕松服藥。你可以表現出很好吃的樣子,吸引寶寶來嘗試,很快把藥喝掉。我們提到“藥”這個詞時,要像提到糖果或者巧克力一樣開心。

  7. 冰藏藥物

  向醫生咨詢一下,是否可以把藥物放在冰箱裏冷藏。一般來說,冷藏過的藥物,味道不會太重。事先用冰水“麻痹”一下寶寶的小舌頭,也能有效地降低藥的味道。

  8. 藥物巧隱藏

  巧克力汁是掩飾難聞藥味最好的寶貝。把藥和一匙巧克力混合在一起,就像一匙糖一樣,很容易下咽。不過,這種方法不要用在六個月以下的寶寶身上,同時也不能用蜂蜜(一歲以下的寶寶食用會引起肉毒桿菌中毒)和花生醬(很容易引起食物過敏)摻服。

  TIP:咨詢醫生,確定藥物是否可以與食物相摻和。最好不要把藥物摻在乳汁中,因為如果寶寶發現其中有藥物,可能會拒絕下一次的哺乳。

  9.釋放權限

  兩三歲的寶寶總想著自己做主——自己拿勺子吃東西。給他們一些選擇空間,但是都要圍繞著吃藥為主題:例如,你是用勺子吃藥還是用杯子吃?你是在玩遊戲之前吃藥,還是之後吃?讓寶寶自己選擇吃藥的方式,會讓他有一種“當家作主”的感覺。寶寶往往會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而勇敢地把藥吃下去。

  10.笨熊先吃

  不論是檢查身體,還是打針吃藥,先讓寶寶的小寵物來打頭陣。比如,先讓護士給毛毛熊量體溫,測心跳。當著寶寶的面,先給玩具熊吃藥,刺激小寶寶當“熊”不讓,也來勇敢一下。

  11.藥物多花樣

  除了液體之外,藥物還有各種不同的形式,比如咀嚼片和即溶片。2歲左右的寶寶比較能接受咀嚼片,但家長一定要細心指導,幫助安全咀嚼吞咽。即溶藥片也是不錯的選擇,一旦遇到寶寶的唾液,藥片立刻融化。根據寶寶的個體差異,選擇恰當的藥物。

  12.巧用“溺愛”

  寶寶不舒服的時候,鼓勵贊賞是非常有效的,不要擔心會慣壞他,這只是暫時的安慰手段。你可以給寶寶一塊糖,一杯果汁,隨他的意,看動畫片,但前提就是乖乖地吃藥。比如讓女兒穿著最喜愛的公主裙吃藥,讓她在大大的滿足感中實現你的小願望。

  13.講事實,擺道理

  讓寶寶知道,藥雖然苦,但是會讓他們身體健康,有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講實話。和寶寶面對面的坐著,面前擺著一匙藥,告訴寶寶,吃了藥,就會變成健壯的小勇士。與其費勁周折,還不如讓寶寶明明白白藥為何物,讓他了解,吃藥也是自己勇敢的表現。

讓寶寶更聰明的絕妙方法

  一、睡足睡好

  德國科學家發現,每晚睡眠10小時的孩子成績優於每晚睡眠小於8小時的孩子。大腦充分休息,才能提高智力水平。

  二、重視早餐

  美國科學家實驗證明,在其余實驗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吃高蛋白早餐的孩子成績優於吃素食早餐者,而不吃早餐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差。

  三、多聽音樂

  音樂有健腦、開發大腦潛能、調整左右腦的功能。家長不要認為聽音樂是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

  四、多吃硬食

  硬食可促進咀嚼,咀嚼運動可使面部血液循環加速,流向大腦的血液量明顯增多,促進大腦發育。

  五、防止肥胖

  科學證明,攝入脂肪過多易生成"肥胖腦",即脂肪在腦組織裏堆積過多,大腦溝回皺褶少,皮層平滑,影響智力發育。

  六、避免噪聲

  寧靜益智,噪聲損腦,高強度噪聲可使腦細胞受損,影響智力。

  七、防治便秘

  便秘時,食物積滯於腸道內,在腸道細菌作用下,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和毒素通過血液進入大腦,妨礙大腦正常功能,影響學生的記憶力、邏輯思維和創造思維能力。

  八、多吃魚蝦

  魚蝦中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鋅、鐵等微量元素,被稱為"腦黃金"。

  九、運動手指

  手指越靈巧,就越有助於大腦的積極思維,手指運動可激發大腦右半球的細胞活動,開發人的智力。

  十、芳香居室

  在芳香的環境中學習,可使人的記憶力增強,能消除無精打采狀態,使腦效率提高,香味有助於腦細胞功能開發。

  十一、光腳"放電"

  現代孩子的穿戴,很多都是化學成分的料子,好像用一層絕緣體將人包住,如果再穿膠底鞋,人體積存的靜電就無法傳導給大地,這樣積存過多,會影響人體內分泌的平衡,幹擾人們的情緒,造成失眠、煩惱等癥狀。如果赤足行走,不僅可刺激足底穴位,而且能驅除體內積存過多的靜電,這是一種很好的健腦方法。

讓生氣寶寶平靜的8個方法

明尼蘇達大學的雪莉·蓋勒說道:“對一些孩子來說,咬咬大拇指,撫摸一陣毛毯,或者坐在媽媽的膝上聽一個故事就能平靜下來,而另一些則可能需要尖叫一陣,如果尖叫能夠阻止他們把東西砸壞,尖叫也行,因為最終的目的是教會孩子學會鎮靜下來的辦法。”

但是,即使你以為你找到了孩子平靜下來的有效方法,這個方法在下個星期還是可能失效,當孩子在超級市場突然大發脾氣的時候,你還是可能感到手足無措,因此,我們在這兒就一些有經驗的母親與兒童教育專家來談談她們的秘訣。

1、抱緊孩子

許多父母都知道把孩子包在襁褓裡能使大哭的嬰兒平靜下來,“這個原則也適用於大一些的孩子”,已有兩個孩子的克莉斯汀·班尼特說道“比如,當孩子摔了一跤,擦破了皮的時候,他的安全感被粉碎了,因此她可能大哭大叫,你可以把她抱起來,輕輕地搖她直到她的肩膀鬆馳下來,這樣,她的安全感會慢慢回來。”

2、讓他用小拳頭髮洩

如果孩子發怒要砸東西,給他一個枕頭讓他打個夠,幼兒園教師琳·菲利普建議:“或者給他一個塑料錘子,讓他砸到他會用語言表達他的憤怒為止。”

3、父母保持平靜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最要緊的是父母不能發脾氣。”辛格門博士說,“培麗亞是我們七歲的女兒,她常常會情感用事,有時我實在受不了了,我就告訴她我需要離開房間靜一會,我發現她已經到了能夠寬慰自己的年齡,所以我告訴她感到悲傷或憤怒是正常的,然後我讓她的憤怒自個兒慢慢地消失。”

小孩子常常需要向父母“借貸”平靜的心態,孩子要平靜下來之前必需把父母的平靜內化,如果父母自己行為失控,孩子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4、傾聽孩子訴說

即使是一個小孩也應該有傾訴她感情的權利,我們三歲的女兒麥迪生,每次聽到她十五歲的姐姐要她離開她的房間時,都很生氣。南卡羅本納州的海蒂·斯坦波爾·皮雅說,麥迪生會大聲地叫道:“她叫我滾出去!”然後就大哭起來。我會認真地聽她傾訴,因為她的感情的確受到了傷害。等她說完了,我就讓她幫我準備晚飯或者做一些大女孩在家幹的事,這樣她就感到她受到了特別的對待。

5、使用紡織品與玩具

紡織品對有些孩子有特別的寬慰作用,特別是那些性格喜歡抱毯子或抱小貓小狗的孩子,試試看對孩子說:“你可以和這頭毛茸茸的熊坐在一塊,它會使你好受一些。”你可能會發現柔軟的物品與撫摸它的感覺使孩子漸漸靜了下來。

6、逗孩子發笑

“如果孩子著急的在地上跳腳,我們也跳腳。”班尼特說:“有時,孩子發怒髮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我就參加她與她一塊大哭,”我會說,“哭的好聽,再響一些,我聽不見。”用不了多久,我們兩個就在一塊大笑了,“但是,雖然幽默有時能拆除憤怒的雷聲,你還是需要小心從事。在紐約工作的心理治療專家大衛·舒馬克勒說:“在有些情況下地把事情弄的更糟,孩子可能會感到你在取笑他,不把他當一回事,如果你發現這種跡象,趕緊改變策略,或者抱抱他,或者同情地聽他傾訴。 ”

7、轉移注意力

學步的幼童很想探索許多區域,如果被阻止的話很容易發怒,因此,不要火上澆油告訴他不能爬上餐桌,相反,轉移他的視線,給他一些新的探索的東西,可能的話,走到門外去。 “每次我把我19個月大的克莉斯蒂娜帶到後園她都很高興,她聽著園中的鳥叫聲就會完全忘記幾分鐘前使她大發脾氣的事了。”佐治亞州的克鰓格女士說。

8、深吸一口氣

告訴孩子深深吸口氣可能使孩子更為憤怒,但是如果你蹲下身,看著他的眼睛,然後自己做幾次深呼吸,他很可能會不自覺地模仿你的呼吸方式,不久,他就會冷靜下來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是哭哭啼啼地鬧個不停了。

不管你使用上述的哪些方法,還是使用你過去行之有效的辦法,必須知道你可能不是每次都能很快地讓孩子平靜下來的,“有時孩子需要發怒,”菲利普解釋道:“有時他們發洩那麼厲害,你只能讓他哭,只是當心著不讓他們傷害到自己,直到集聚起來的緊張被釋放了,你才可能抱抱他們,輕聲地安慰他們使他們好受起來。”

我們的孩子是被嚇大的嗎?

  “再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一位騎自行車的年輕媽媽在路口停了下來,車後座上是她的女兒,大約五六歲的模樣,媽媽左顧右盼,有點心不在焉,這時,女孩正在抹眼淚。媽媽不耐煩地瞪了孩子一眼,說:“再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孩子低下了頭,還在哭。

  媽媽註意到周圍的人正在看她們母女倆,轉頭對女兒說:“再哭就讓警察把你帶走!”

  女孩強忍淚水止住哭泣,嘴唇抽搐著,驚恐不安地看著媽媽。

  恐嚇是一種“精神暴力”

  這位年輕的媽媽也許只是想管住孩子,讓她不要在大街上哭泣,但她顯然對這種方法的負面效應估計不足:孩子無形之中感受了精神暴力,相當於內心經受了一場拳打腳踢。

  對孩子來說,成人說的話是無可爭議的。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聽到媽媽說不要他了,他會當真,而不會想到那只是一句戲言。因為在孩子的眼裏,父母就是整個世界。父母說不要他了,就意味著他在這個世界上是多余的。這種意識一旦形成,會給他以後的生活蒙上一層陰影。他會不自覺地否定自己,貶低自己。

  恐嚇不僅會令孩子變得拘謹、膽小、說謊,還會導致成年以後的心理障礙。這裏有一個真實的案例:

  一位30多歲的男士,事業很成功,但每當堵車或在封閉的電梯裏時,他都會緊張、焦慮,以至於不敢一個人開車,不敢到外地出差。

  原來,在他上小學前幾年,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為了管他,爺爺奶奶就對他說,你要再不聽話,我們也不要你了。使他覺得是自己不可愛,所以爸爸媽媽才“不要”他。為了哄他睡覺,就對他說,你再不睡覺,鬼就會來抓你……就這樣,他嚇得趕緊閉上眼睛,心裏卻在不停地想,鬼怎麽怎麽可怕……長大以後,這些童年往事漸漸淡忘了,但內心深處的恐懼和不安卻無法抹去,每每遇到挫折,便會被激發出來,出現前面提及的那些癥狀。

  焦慮會“傳染”

  成年人對孩子采取恐嚇、嚇唬等方式時,往往是自己內心最焦慮、最無助的時候。生活的壓力、內心的煩惱,常使成年人的內心失衡。這時,他們極易發現孩子身上的毛病和問題。我們經常會見到,年輕的爸媽在那兒十分焦慮、激動地管教孩子。而孩子呢,爸媽講的“大道理”還沒聽懂,卻最先感受了父母內心的焦慮,因為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對情緒的接受速度要比“道理”快得多!

  給父母的幾點建議:

  父母是孩子心靈的守護神。孩子的心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關愛,恐嚇或嚇唬是一種笨辦法。

  為人父母,有必要時常內省。看看自己是不是以“都是為了孩子好”為借口,帶著憤怒或焦躁的情緒訓斥孩子?只有先清除自己眼中的沙粒,才能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孩子眼裏的塵埃。

  孩子情緒煩躁時,先不要急於壓制他,而應及時察看一下自己的內心是否平靜、祥和。如果發現自己內心很煩亂,就不要忙著教訓孩子,請等自己平靜之後再跟孩子對話。父母心平氣和本身就是一針鎮定劑,它有安撫孩子情緒的力量。

究其原因,防治孩子夜間磨牙

  夜磨牙在兒童中較為常見。夜晚入睡之後,牙齒咬得“咯吱咯吱”響,攪得爸爸媽媽心神不安。為什麽孩子會發生夜磨牙呢?

  1、寄生蟲因素

  孩子肚子裏長有蛔蟲,它在小腸內掠奪各種營養物質,分泌毒素,上下亂竄,極不安寧,刺激腸管使蠕動加快,引起消化不良、肝肚臍周圍隱痛,這樣會使孩子在睡眠中神經興奮性不穩定而引起磨牙。有蟯蟲病的孩子,每當睡覺後蟯蟲常爬到肛門口產卵,引起肛門瘙癢,孩子睡不安寧也發生夜磨牙現象。

  2、飲食因素

  有挑食、偏食不良習慣的孩子易缺乏鈣和維生素;有的孩子常是“早餐不願吃,晚餐撐個死”,這種現象極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因晚餐吃得多,睡覺時胃腸內仍積存有食物,胃腸道不得不加班工作,來完成消化吸收的任務。胃部在工作,也會引起面部的咀嚼肌自發性的收縮,牙齒便來回磨動。

  3、心因性因素

  家庭不和、父母離異會使孩子心靈受到創傷;學齡兒童因功課緊作業多,或學習不好遭到父母訓斥;有的是晚上看電視有武打驚險鏡頭,這些都極易造成焦慮、壓抑、煩躁不安、過度緊張等不良情緒,導致夜間發生磨牙現象。

  4、牙因素

  科醫生發現,兒童在7至12歲是、恒牙的交替過程,如牙齒發育不好,上下牙接觸時有的牙尖過高,咬面不平,因此造成的高點或障礙點是引起夜磨牙的重要原因。此外,佝僂病、神經衰弱、因素等,都會引起夜磨牙。

  磨牙的危害

  如果偶爾發生一兩次夜磨牙,不會影響健康。要是天天晚上牙齒磨動,則危害不小。

  首先是直接損傷牙齒。天天晚上夜磨牙;會使牙齒過早磨掉了,露出牙髓後,引起牙本質過敏,遇到冷、熱、酸、甜等刺激即發生疼痛;另外,牙周組織受到損害,易引起牙周病,夜間磨牙,面部肌肉特別是咀嚼肌不停地收縮,時間一久,咀嚼肌纖維增粗,臉型變方,影響孩子面容的健美。如果牙體組織磨損嚴重,牙高度下降,面部肌肉過度疲勞,會發生顳頜關節紊亂綜合征,在說話、歌唱或吃飯時,下頜關節及局部肌肉酸痛,甚至張口困難。張口時下頜關節會發出絲絲響的雜音,有的甚至發生下頜關節脫位。此外,還會引起頭面痛、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防治有術

  對於夜磨牙,可針對原因進行防治。有蛔蟲或蟯蟲病,應及時驅蟲。飲食上應合理調節膳食,粗細糧、葷素菜搭配,防止孩子營養不良,還要教育孩子不偏食、不挑食,晚餐不要過飽,以免引起胃腸不適。患有佝僂病的孩子請用維生素D及鈣劑治療,同時讓孩子進行適量日光浴。父母應給孩子創造一個舒適和諧、充滿歡樂的家庭環境,消除各種不良的心因性因素,並配合心理治療。有牙咬合不良的請口腔科醫生進行治療,此外,針刺治療也有一定效果。還可在睡前服鎮靜藥物,來降低或消除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減少或防止夜磨牙的發生。

怎樣讓寶寶睡得早睡得香

  寶寶不肯關燈睡覺,遲遲不肯上床,含著奶嘴才肯入睡。如果你正為這些煩惱,那一起看看下面的建議吧!

  不肯關燈睡孩子可能不是怕黑,而是害怕黑暗中他產生的幻覺。開著燈,他能看到自己心愛的玩具,看到熟悉的室內擺設,這一切都會讓孩子有安全感。

  你可以這樣做:白天,你可以和孩子玩捉迷藏的遊戲,讓他習慣見不到周圍的東西和自己親近的人。晚上,可以牽著孩子的手進入關著燈的屋裏,一起觀察黑暗中的屋子是什麼樣的,讓他慢慢覺得黑屋子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

  非要上大床嘗過和父母同睡的甜頭,孩子是不願意再孤零零地獨自睡小床。如果他感到害怕,或做了噩夢,也會上床去尋求安慰。

  你可以這樣做:平時不要讓孩子看恐怖、暴力的電視鏡頭。在孩子被噩夢驚醒時,要溫柔地安慰他,並保證爸爸媽媽都在身邊,他會很安全。而且,不要把讓孩子自己睡覺作為一種獎懲手段,表現好就可以睡大床等等。這樣的手段會令孩子更排斥小床。

  含著奶嘴睡夜裏孩子的哭鬧讓人心煩意亂,而且還會打擾鄰居,於是,安撫奶嘴就塞進了孩子嘴裏。吸吮能給孩子帶來安慰,慢慢地,孩子習慣了依賴它入睡。

  你可以這樣做:可以先從白天的小睡開始,而且要在孩子身體健康的時候進行。睡覺前,不要讓孩子太興奮或太疲勞,以免造成孩子入睡困難。沒有奶嘴時,孩子會哭著反抗,你可以用溫柔的語言安慰他,或者抱著他哄一哄,讓他體會到媽媽的愛,有充分的安全感,孩子慢慢就會告別奶嘴了。

  他是夜貓子有好看的動畫片,想和遲歸的爸爸媽媽多玩一會兒,白天睡得太多,都是讓孩子變成夜貓子的原因。

  你可以這樣做:把睡眠時間一點點提前,讓他慢慢適應。睡前不要和寶寶瘋玩,把他抱在懷裏講個故事,也是很好的親子時光。午睡不能太晚,時間也不要太長。

九招讓你的寶寶不再拒吃輔食

  Method 1 示範如何咀嚼食物

  有些寶寶因為不習慣咀嚼,會用舌頭將食物往外推,父母在這時要給寶寶示範如何咀嚼食物並且吞下去。可以放慢速度多試幾次,讓他有更多的學習機會。

  Method 2 勿餵太多或太快

  按寶寶的食量餵食,速度不要太快,餵完食物後,應讓孩子休息一下,不要有劇烈的活動,也不要馬上餵奶。

  Method 3 品嘗各種新口味

  飲食富於變化能刺激寶寶的食欲。在寶寶原本喜歡的食物中加入新材料,分量和種類由少到多。寶寶不喜歡的食物可減少供應量,但應逐漸增加輔食的種類,讓寶寶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寶寶討厭某種食物,有時不在於味道,而在烹調方式,因此,父母應在烹調方式上多換花樣。另外,孩子長牙後喜歡咬有嚼感的食物,不妨在這時把水果泥改成水果片。食物也要註意色彩搭配,以激起寶寶的食欲,但口味不宜太濃。

  Method 4 重視寶寶的獨立心

  半歲之後,寶寶漸漸有了獨立心,會想自己動手吃飯,父母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拿湯匙進食,給他學習的機會。如果寶寶喜歡用手抓東西吃,可烹制易於手拿的食物,滿足孩子的欲望,讓他覺得吃飯是件有“成就感”的事,食欲也會更加旺盛。

  Method 5 飯前10分鐘先行預告

  正玩在興頭上時,孩子若被突然打斷,會引起其反抗和拒絕,所以即使是1歲左右的幼兒,也應該事先告之他即將要做的事,例如:“再過10分鐘就要洗手吃飯了!”

  Method 6 準備一套兒童餐具

  用大碗盛滿食物,會使寶寶產生壓迫感而影響食欲;尖銳及易破的餐具也不宜讓幼童使用,以免發生意外。市售的兒童餐具有可愛的圖案、鮮艷的顏色,可以促進寶寶的食欲。父母不妨帶上孩子,由他自己選購一套。

  Method 7 保持愉快的用餐情緒

  若寶寶到吃飯時間還不覺得餓的話,不要硬讓他吃。常逼迫寶寶進食,會讓他覺得吃飯是件討厭的事,長此以往則會產生排斥心理。父母也不要急於把寶寶調教成小紳士或小淑女,對他們提出不合理的技術要求,例如:一定要用筷子、喝湯不能滴出來等,這些寶寶暫時不能做到的要求,會讓他覺得沮喪而影響用餐情緒。

  Method 8 勿在孩子面前品評食物

  寶寶會模仿大人的行為,所以父母不應在孩子面前挑食及品評食物的好壞,以免養成他偏食的習慣。

  Method 9 學會食物代換原則

  如果寶寶討厭某種食物,也許只是暫時性不喜歡,可以先停止餵食,隔段時間再讓他吃,在此期間,可以餵給寶寶營養成分相似的替換品。此外,只要寶寶健康、活力良好,且生長情形符合寶寶健康手冊上的生長曲線圖,偶爾吃得少點也無須擔心,只要順其自然就好了。

有效防止寶寶近視的3種食物

  說到孩子近視,多數父母會把成因歸咎於在光線太暗或太強的地方讀書看報,或者長時間看電視、玩電子遊戲機、看書寫字姿勢不正等,但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為寶寶安排的三餐飲食不當,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為避免孩子過早戴上眼鏡,除了供給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以外,以下幾類食物是不可缺乏的。

  含鈣食物

  醫學專家們指出:鈣的缺乏是造成視力發育不良乃至形成近視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眼球如同一個盛滿清水的塑料小囊,如果鈣元素缺乏,其液壓就會忽高忽低,不能保持正常狀態,這種狀況就像一個正在亮著的燈泡,很容易被忽高忽低的電壓燒壞一樣。眼球如果缺少了鈣,可使發育異常而形成近視。

  含鈣飲食推薦:

  牛奶、豆制品、魚蝦、動物骨等,還要註意搭配動物的肝臟、蛋黃、綠色蔬菜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以增加鈣的吸收與利用。

  含鉻食物

  鉻元素在眼球發育中的作用是使其滲透壓保持平衡,否則可導致晶狀體鼓出變凸,致使眼的屈光度增大,而成為近視眼。根據專家的測算,兒童每天約需鉻50-200微克。

  含鉻飲食推薦:

  谷物、肉類、乳酪及蛋黃等,應多給孩子安排。

  硬質食物

  經常給孩子吃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增加咀吃力頻率與力度,可促進小兒視力的發育,日本的船越教授曾為此做過專門調查,結果顯示:常吃細面條一類軟食的孩子很少使用下巴部分的咬肌,這是造成視力異常的一個重要禍根。日本秋田大學醫學院衛生學教研室的島田副教授主持的一項研究表明:常吃不需咀吃力之柔軟食物的學生中,視力差的人特別多;而常吃硬食者,視力差的人很少。這是因為咀吃力可增加面部肌肉包括眼肌的力量,使之具有調節晶狀體的強大能力,避免近視眼的發生。

  適合兒童的硬質食物推薦:

  胡蘿蔔、水果、甘藍、動物骨、豆類等。這些食物既耐吃力又富含養分,特別值得推薦。

寶寶健康嗎,指甲來揭曉

  指甲的構成:

  指甲也叫甲板,前端是甲尖,後部在皮下的組織叫甲根或甲基。甲根下的組織叫甲母,覆蓋甲板周圍的皮膚叫甲廓,甲廓前邊半月形的淡色區就是甲半月。

  健康的指甲

  正常寶寶的指甲是粉紅色的,外觀光滑亮澤,堅韌呈弧形,甲半月顏色稍淡,甲廓上沒有倒刺。輕輕壓住指甲的末端,甲板呈白色,放開後立刻恢復粉紅色。

  指甲個案

  甲板上出現白色斑點和絮狀的白雲朵

  診斷和幹預

  有人說這是胃腸功能紊亂的外在表現,也有人說是由於缺鋅,但這些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這種情況出現多是由於受到擠壓,碰撞,致使甲根部甲母質細胞受到損傷導致。隨著指甲向上生長,白點部位會被剪掉的。家長應註意寶寶玩耍時,做齊各項保護措施,最好不要讓他玩開關櫃門等易夾住手部的遊戲。

  指甲個案1

  甲板呈黃色,綠色,灰色,黑色等怪異顏色,掩蓋了甲床本身自然的粉紅色。

  ·診斷和幹預

  甲板變黃,可能是因為過多食用了含胡蘿蔔素的食物,也可能是遺傳原因導致的。另外,黃甲,綠甲,灰甲,黑甲等多半是真菌感染引起。手部濕熱多汗易發真菌感染,所以要保持寶寶手部皮膚的清潔幹燥,不要讓寶寶長時間玩水,洗手以後用毛巾把手擦幹;另外,家裏的其他人出現了真菌感染,要註意和寶寶隔離,避免交叉感染。治療方法:可以削除病甲,外搽35%冰醋酸溶液或搽用治療甲癬的藥膏,堅持3個月以上才能有效。

  指甲個案2

  寶寶甲半月顏色異常,呈紅色或淡紅色

  ·診斷和幹預

  出現紅色,多是心臟病的征兆;淡紅色多是貧血導致,可吃一些寶寶補血口服液,在食譜中增加含鐵事物如大豆,牛肉,菠菜,葡萄幹等。

  指甲個案3

  寶寶甲板出現脊狀隆起,變得粗糙,高低不平。

  ·診斷和幹預

  多是由於維生素B的缺乏,可在食譜中增加蛋黃,動物肝腎,綠豆和深綠色蔬菜。

  指甲個案4

  寶寶甲板出現小的凹窩,質地變薄變脆或增厚粗糙,失去光澤。

  ·診斷和幹預

  出現這樣的指甲征象很有可能是銀屑病的早期表現,最好到正規醫院檢查並接受治療。

  指甲個案5

  甲板縱向發生破裂

  ·診斷和幹預

  寶寶也許罹患甲狀腺功能低下,腦垂體前葉功能異常等疾病,應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治療。

  指甲個案6

  寶寶甲板薄脆,甲尖容易撕裂,分層

  ·診斷和幹預

  這可見於扁平苔蘚等皮膚病,但更多是由於指甲營養不良引起的。指甲中97%的成分是蛋白質,所以應適當給寶寶吃些魚,蝦等高蛋白的食物;另外核桃,花生能使指甲堅固,而其他微量元素鋅,鉀,鐵的補充也很重要。

  指甲個案7

  甲板出現橫溝

  ·診斷和幹預

  寶寶可能得了熱病(如麻疹,肺熱,猩紅熱等),也可能是代謝異常或皮膚病等原因導致。最好去醫院確診一下。

  指甲個案8

  寶寶甲根周圍長滿倒刺

  ·診斷和幹預

  倒刺在醫學上稱為逆剝。小兒長倒刺多是由於咬指甲或粗糙物體的摩擦造成。出現倒刺不要直接用手拉掉,可用指甲刀剪去。還有一說,長倒刺是由於營養不均衡,缺乏維生素引起皮膚幹燥造成的。建議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幹燥的季節要給寶寶的小手塗上無刺激,含油分的護膚霜,像羊毛脂,矽霜,維生素E霜等。

了解寶寶近視誤區,關鍵在預防

  誤區

  誤區一:寶寶視力不好,都是假性近視,經過治療,可以扭轉。

  首先,這裏要區分“近視”和“近視眼”。近視是指遠視力低、近視力正常的一種現象。如果寶寶常常表現為視遠模糊、視近正常可以看作是假性近視。其本質上不是近視眼,常常是由於遠視眼、散光眼、調節異常或某些眼病造成的近視狀態。通常無需治療,視力大多可自行恢復正常。

  而近視眼是指屈光不正,是屈光概念。一旦寶寶出現了近視性屈光異常(眼球變大,前後徑延長),成了近視眼,目前是沒有理想方法能使其恢復正常的。

  如果寶寶是原發性(先天性)近視眼,其發展過程是不可逆的,視力無法恢復正常。

  誤區二:寶寶早戴眼鏡,會使近視越來越深。

  兒童近視眼目前尚無治愈方法,但為了能使寶寶身心正常發育,應盡早配戴眼鏡,合理進行光學矯正,幫助改善視力,提高生活質量。由於年齡關系,加上近視眼本身的特點,兒童近視眼通常都有不斷加深的可能,但這與是否戴眼鏡沒有直接關系。

  誤區三:寶寶近視了,就應嚴格限制用眼。

  兒童在生長期常會發生由於過度用眼(如長時間看電視、彈琴等),而輕度單純性近視眼。對此,通常應當註意用眼衛生,包括適當限制用。

  但對於較小就出現的度數較高,發展較快的近視眼,由於多為先天性,尚無證據表明與過多用眼有關。家長不應歧視,不要責難。孩子可以正常讀寫,正常看電視。當然平時亦應註意視力保護,經常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積極矯治。

  預防

  從小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多多眺望遠處,顯然有益於延緩近視。同時,合理、均衡的飲食、不偏食、不盲目“進補”對預防近視有著重要的作用。

  另外,通過檢查可以確定與預測寶寶是“已經近視”、是“近視眼可能者”(將來會變成近視)、還是“近視眼不可能(或是可能性小)者”。最主要的檢查方法就是用阿托品擴瞳驗光。

  對於已經近視的寶寶宜戴合適的眼鏡;對於近視眼可能者應註意其用眼衛生;對於近視眼不可能者,不必過分限制其用眼。因此,建議家長最好盡早(寶寶能分辨視力表起)帶寶寶到醫院眼科接受驗光等檢查,以確定屬於哪種類型。

  小編說話

  1、孩子是否近視一定要通過阿托品擴瞳驗光才能確定。

  2、近視眼者的眼球會變長、變大(不是外觀上)。眼球軸長為23。5毫米的眼睛視力正常,大1毫米便近視300度,小1毫米便是遠視300度。因此,用超聲波檢查眼球軸長可知道孩子是否近視。

  3、單純性近視眼在發生過程中,內因(遺傳)是基礎,外因(環境因素)是條件,因此,遺傳僅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4、近視眼病在人群中只占3%,大多為先天性,受遺傳因素影響。其眼底有近視性的變性改變,視功能影響明顯,矯正效果差。

孩子出現語言發展遲緩怎麽辦

  語言發展遲緩有哪幾種可能

  一般來說,語言發展遲緩可能表現出以下一種或多種情形:

  1、語言發展的起步年齡較晚。

  一般正常兒童1歲左右開始說話,喊"爸爸、媽媽",但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可能要到二三歲才開始開口說話,有的甚至到了四五歲還一句話都不會說。有些父母可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開口晚。確實,由於語言學習需要較好的註意,而一些活潑、好動的孩子難以在一件事情上註意較長時間,因此"開口"的時間相對要晚。民間也常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孩子先會走路,那麽說話就晚;而先學會說話的,學會走路則要晚。但如果孩子到了兩三歲還不會說話,父母最好還是帶孩子去專門的機構做一些檢查。

  2、語言發展的速度很慢。

  正常的孩子在學習語言的年齡,一年裏能夠掌握的詞匯很多,特別是在3~5歲這一年齡段,掌握的詞匯量是呈幾何數增加的。但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可能在一年裏只能掌握四五個詞,且需要很大的努力。

  3、語言發展的程度比正常兒童的水平要低,常出現各種錯誤。

  一些專家列舉了一些常見的語言發展遲緩現象,比如:

  ·不會說話或者說話令人費解;只說一個音,如語首音或語尾音;說話有前後顛倒、混淆或省略的現象;

  ·詞匯少、說話很幼稚,沒有組織,沒有頭緒;

  ·常常使用娃娃語或擬聲語如用"汪汪"代替"狗",用"喵喵"代替"貓"等;

  ·說話斷斷續續,語句不連貫,只有單字,不成句子;

  ·從某一時候開始不再開始學習說話;發音含糊不清,令人難以理解;

  ·說話不合語法,沒有助詞、連詞、形容詞、副詞等修飾詞;

  ·沒有時間概念,無法區分句子中的昨天、今天、明天的含義等。

  當然,判斷一個孩子是否存在語言發展遲緩還必須結合其生理年齡,並進行詳細的檢查與評估。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即使存在上述一些語言癥狀,父母也不要盲目地認定他存在語言發展遲緩,最好送他到專門機構進行檢查。

  通常,語言發展遲緩是伴隨其他問題出現的,如顱腦損傷、智力落後、聽覺障礙或聾、情緒困擾及呼吸器官、發聲器官的運動機能障礙等,因此,在檢查時,應盡量確定造成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因為原因不同,語言幹預的措施也不同。

  如果孩子確實存在語言發展遲緩,家長應在專家的指導下盡可能地消除或減少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雖然針對不同原因語言幹預的措施有所不同,但有些原則卻是相同的。

  不管是哪類原因造成,父母都應該牢記:你們是孩子學習說話的最好的老師。因為你們有充分的時間可以與兒童相處,給予可模仿的語言對象,而且你們也是孩子最親的人,只有你們才能給予孩子充分戰勝困難的信心,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信孩子通過努力是有可能追趕上同齡正常兒童的。

  每天固定時間訓練孩子說話

  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建議年輕父母:

  1、隨時隨地要有耐心地與孩子說話,不管自己有多忙;話題盡量與孩子的生活經驗或興趣相結合,盡量與孩子談生活中、身邊能見到的事情。

  2、每天,盡量抽時間給孩子念童話故事,當然需要選擇孩子喜歡的童話或故事,對於孩子要求反復講相同的童話與故事,則應盡量地滿足。

  3、每天最好有固定的時間訓練孩子說話,盡量選擇氣氛較輕松的時間,以免孩子太緊張,每次時間不一定很長,但應每天都堅持。

  4、不斷地擴展兒童的生活範圍或經驗,可以常常帶他去各種公共場所,以增加他的感官經驗,孩子沒見過的東西是很難理解的,更不用說讓他說出來。

  5、應仔細傾聽兒童所說的話,不能有絲毫的不耐煩,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往往需要鼓足勇氣才會說話,因此,不管孩子說什麽,怎麽難以理解,父母卻應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仔細地傾聽。

  6、教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孩子有時可能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家長可教給孩子一些實際的交往技巧。

  7、與孩子相處時父母盡量少用手勢或表情,要用明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或觀點。

  8、因情緒困擾所造成的語言發展遲緩,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其次才是兒童的語言。

  另外,如果孩子總是由電腦、網絡、電視等陪伴成長,也極有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因為正常兒童的語言是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寶寶缺鈣的十大危險信號

  1.寶寶多汗,與溫度無關,特別是八睡後頭部出汗,使其頭顱不斷磨擦枕頭,時間久了可見枕禿圈。

  2.哭鬧不止,夜驚,醒後哭鬧難入睡。

  3.出牙延遲,牙齒參差不齊,上下牙不對縫,咬合不正、牙齒松動,易崩折,過早脫落。

  4.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不如以往活潑。

  5.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6.前額高突,形成方顱。或常有串珠肋,各個脅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寶寶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7.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松弛,腹壁肌肉、腸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醐彭大如蛙腹狀;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現駝背。

  8.一歲後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日寸因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表現為“×”和“O”形腿,易發生骨折。

  9.厭食、偏食也與缺鈣有關,人體鈣元素攝八不足,易導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

  10.出現濕疹也與缺鈣有關,常見於頭頂、顏面、耳後,伴有哭鬧不安,枕後及背部多流汗。

  如何補鈣

  媽媽也是要補鈣的,特別是在哺乳期,媽媽如果缺鈣會直接導致寶寶的鈣缺乏。

  媽媽提高母乳質量的方法

  1.做到膳食平衡,不能挑食、偏食。

  2.多吃含鈣、磷、鎂及微量元素錳、銅、鋅、硼等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奶酪、大豆制品、海帶、紫菜、綠葉蔬菜、藕、水果、堅果、動物肝、海產品等,經常食用就不會缺鈣了。

  寶寶要添加含鈣輔食

  寶寶四個月後要及時添加輔食,補充含鈣高的食物。

  1.多選擇高鈣輔食,如酸奶、奶酪、強化的配方奶粉等奶制品。

  2.多食魚、蝦皮、海帶等鈣充足的含鈣食品。

  3.紫菜、豆制品、魚松、魚粉、芝麻也可有效補鈣。

  在食用這些含鈣豐富的食品時,應避免過多食用含磷酸鹽、草酸、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免影響鈣的吸收。

  日常補鈣提示

  1.初生至6個月寶寶每日膳食營養中鈣的供應量為400毫克、7個月~2歲為600毫克;哺乳婦女為150C)毫克。

  2.兩三歲的大寶寶可喝鮮牛奶,每天保證250~500克。

  3.讓寶寶多曬太陽可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

  4.秋冬季出生的、非母乳餵養的寶寶最好餵養強化型的配方奶粉。

  5.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

  6.含草酸鹽、磷酸鹽的食物,可與鈣結合生成多聚體而沈定,妨礙鈣吸收,最好不與鈣劑同吃。

  7.油脂食物中的油脂分解之後,生成的脂肪酸與鈣結合形成奶塊,不易被腸道吸收而隨大便排出體外,故不冒與鈣同吃。

  Smart tips

  媽媽可以定期到兒童保健機構為寶寶做鈣質檢測.一般是測頭發。寶寶每克頭發中正常的含鈣量應在500到2000微克之間,低於250微克為嚴重缺鈣,含量在350微克左右為中度缺鈣,450微克的為一般性缺鈣。

購買嬰兒沐浴露需要的技巧

  嬰兒初生細膩的肌膚需要呵護,特別是在空氣汙染嚴重、紫外線灼人的環境中。肌膚呵護重要的一環是給嬰兒洗滌和沐浴,不同的嬰兒沐浴用品,所強調的配方也不同,但這些配方都很溫和、很自然,能很好地保護新生兒的嫩皮膚。

  目前主要以沐浴精、沐浴乳、酵素、香皂為主要選擇,它們是專門針對嬰幼兒設計的產品,能較好地保護嬰兒的肌膚。給孩子購買清潔沐浴用品時,選購沐浴用品時不妨依個別喜好。但首先要了解市面琳瑯滿目的產品中,哪些產品最符合需求,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沐浴用品的需求不同,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活動量少,只需稍微清潔即可。等到了大一點,活動量稍大之後,加上流汗,空氣汙染等考慮因素,就要選擇清潔效果較強的沐浴用品了。

  選購沐浴用品應註意的事項如下

  一、廠商信譽:一般而言,選擇牌子老、口碑好的沐浴用品。事先詢問一下有經驗的長輩、親友,從他們的推薦中可以找出比較可信賴的品牌。

  二、包裝完整:選購沐浴用品之前,要仔細看看產品的包裝是否完整,有無破損變質。以酵素而言,選購時一定要確定包裝的容器密封完好,因為酵素最怕與空氣結合,或是發生變質等狀況,例如酵素應該是綠色卻呈紅色時,就不能使用,不能購買。

  三、專為嬰幼兒設計:因為嬰兒的肌膚與大人有所不同,千萬不可以用大人的沐浴用品替嬰兒進行清潔工作,以免刺激嬰兒的皮膚。同樣地,選購嬰兒沐浴用品時,一定要認明“專為嬰兒”設計等字樣的產品,因為此類產品是專門針對嬰兒皮膚作測試,質量有保障。

  四、標示清楚:清潔沐浴用品的內容和成分一定要標示詳盡,對於成分標示不明,說明模糊的產品,為了嬰兒細嫩的肌膚著想,不買的好。有的產品,將其性能強調得特別清楚。

  例如有種沐浴用品就這樣標示其產品的功用、成分及其它的天然成分:

  兒初生細膩的肌膚需要呵護,特別是在空氣汙染嚴重、紫外線灼人的環境中。肌膚呵護重要的一環是給嬰兒洗滌和沐浴,不同的嬰兒沐浴用品,所強調的配方也不同,但這些配方都很溫和、很自然,能很好地保護新生兒的嫩皮膚。

  目前主要以沐浴精、沐浴乳、酵素、香皂為主要選擇,它們是專門針對嬰幼兒設計的產品,能較好地保護嬰兒的肌膚。給孩子購買清潔沐浴用品時,選購沐浴用品時不妨依個別喜好。但首先要了解市面琳瑯滿目的產品中,哪些產品最符合需求,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沐浴用品的需求不同,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活動量少,只需稍微清潔即可。等到了大一點,活動量稍大之後,加上流汗,空氣汙染等考慮因素,就要選擇清潔效果較強的沐浴用品了。

新生兒牛奶餵養需註意的問題

  1:奶具消毒。

  新生兒所用的奶瓶、奶頭、湯勺、鍋子等,必須每次消毒,並放在固定盛器內,最好是帶蓋的鋼精鍋中,以保證清潔和消毒質量。

  2:奶液調配時間。

  牛奶是很好的細菌培養劑,要防止變質,宜根據季節掌握調配。炎熱天,應盡量將煮過的牛奶安排在上午分次吃完,必要時刻每次煮沸後餵哺。晚上的牛奶要煮沸後放在冰箱中保存,或者下午餵奶粉按餵哺時間隨時沖調。動機,每日用奶可分上下午兩次調配,煮沸好倒入已消毒的奶瓶中,餵哺時用熱水溫熱即可。如果用奶粉調制時,可適當減少水分(三分之一)沖制奶液成糊狀後,吃時再用開水或熱米湯添加至應給的水量。這樣溫度適合,不必再隔水溫熱,但盛器要嚴格消毒。若奶瓶中的奶未吃完,應倒入奶鍋中煮沸以備下次再用,食用前仍需煮過後再吃。

  3:試溫。

  餵奶前需先試溫,試溫方法只需倒幾滴奶於手腕內側即可,切忽由成人直接吸奶頭嘗試,以免受成人口腔內細菌的汙染。

  4:餵奶姿勢。

  新生兒最好斜坐在母親的懷裏,母親扶好奶瓶,慢慢餵哺。從開始至結束,都要保持奶液充滿奶頭和瓶頸,以免將空氣吸進。餵奶後需將新生兒抱起,輕拍背部,使空氣排出,避免回奶。

  5:保暖杯不宜久放牛奶。

  由於牛奶以及食具中不免會殘留一些肉眼看不見的細菌,而保暖杯的溫度很適宜細菌的繁殖,牛奶和米湯優勢很好的細菌培養劑,經過一定時間後,細菌會迅速反之,並產生毒素。新生兒吃了這種牛奶,就會發生腹瀉、嘔吐等癥狀。所以一般可將牛奶和米湯煮沸後,灌入數只小奶瓶中,奶瓶放在陰涼處,上面蓋一塊洗凈的幹紗布。待新生兒需吃奶時,取一小瓶用熱水溫熱。

  不同日齡兒所需奶的濃度不同日齡兒所需奶的濃度

  出生天數  全奶:水  加糖(%)  每次吃奶量

   1-2     1:1    5-8     20-40

   3-7      2:1     5-8     40-80

   8-15      3:1     5-8     80-100

   16-28     全奶    5-8     100以上

  如果新生兒的消化功能好,每次的奶量和濃度可根據實際情況而有所增加,並在每兩次餵奶之間餵少許溫開水以減輕大便的幹燥程度,及清潔口腔以減少鵝口瘡等口腔疾病的發生。奶的溫度以將奶水滴在餵奶者的手背上不燙為宜。

彈簧床柔軟,但不適合兒童睡

  人體脊柱是由一節節椎骨組成的,可伸可屈,隨著嬰兒學會擡頭、坐、直立、行走,垂直的脊柱便出現了四個生理性弧度:頸段前凸、胸段後凸、腰段前凸、骶椎後凸。這些彎曲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穩固定型。兒童年齡越小,脊柱發育越不成熟,可塑性越大。因此,兒童不適宜睡彈簧床。

  在白天的學習、勞動、鍛煉等活動中,兒童一般都是處於直立狀態,此時,由於頭部、身體的重力作用,以及背部肌肉、韌帶的牽拉,脊柱保持著生理性的彎曲狀態。要矯正由於一天的社會生活所引起的平衡失常,最好的機會是晚上的睡眠時間--他是脊椎骨休養及矯正的最佳時間。睡覺時,兒童躺在比較硬的床上,生理性彎曲可以消失,脊柱恢復原來的形狀,同時還可以消除背部肌肉、韌帶的疲勞,而且側睡時,脊柱也不易形成側彎。但如果讓兒童睡在彈簧床上,情形便不同了。彈簧床的特點是柔軟、有彈性,乍看似乎可以消除疲勞,其實過軟的床無法固定睡眠時的重心,而且因不斷的翻身,使重心改變而更感疲勞。再者,臥具過軟,全身重量壓在床上,身體下沈較嚴重,脊柱過分彎曲。這樣,側睡時,脊柱向一側彎曲,日久會形成脊柱側彎;平臥時,背部脊柱彎曲未消失,肌肉疲勞得不到消除,反而牽拉的更緊張、更不均勻,脊柱本身也恢復不到原狀。

  另外,彈簧床的吸濕性一般較差,而人體皮膚表面每天都要排出一定水分,如果過熱還會出汗,加上兒童新陳代謝旺盛,排出的水分更多。吸濕不好,就會感到潮濕、不舒服,不利於入眠和解除疲勞。

  所以,為了防止兒童脊柱變形和消除白天活動造成的肌肉、韌帶的疲勞,不宜讓兒童睡彈簧床。

父母要警惕,寶寶的耳屎莫亂掏

  經常給寶寶掏耳屎有什麼害處

  小寶寶的外耳道還遠沒有發育成熟,而且外耳道由於大多呈扁平縫隙狀,不容易操作,加上耳內皮膚很嬌嫩,經常掏耳屎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後果:輕者掏傷耳內皮膚而引起炎癥,生癤長瘡,嚴重的可能會把鼓膜捅破,導致寶寶聽力損傷。

  臨床醫生還發現,經常掏耳屎,會使外耳道的皮膚因為經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頭狀瘤。雖然它是良性的,可以用手術的方法切除,但切除後容易復發,而多次復發後就有可能轉化為癌癥,對生命構成威脅。

  由此,你就可以了解為什麼要“善待”寶寶的耳屎了。一般來說,耳屎會隨著寶寶的咀嚼、張口或打哈欠的活動,借助於下頜等關節的運動而自行脫落,並排出耳道,所以你並不需要擔心。

  耳屎的作用

  你也許會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一般都認為耳屎是無用的廢物,而其實不然。耳屎在保護人的耳朵方面可是擔當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耳屎像哨兵一樣守著外耳道的大門,阻止異物侵入耳朵,保護耳道和鼓膜。當空氣中的塵埃侵入寶寶的耳道時,耳屎就能把它們粘住,保持外耳道的清潔;如果有小飛蟲飛進寶寶的耳道,一旦嘗到苦苦的耳屎,也馬上就會“逃之夭夭”。

  同時,耳屎還能起到“消聲器”的作用。人之所以能夠聽到各種聲音,是靠外界各種不同的聲波傳進耳朵,引起鼓膜振動所致。但如果聲波過強,如打雷、爆炸等,鼓膜會因之而受到劇烈震動,容易招致損傷,時間一長,聽力就會下降。而耳屎則可以像消聲器那樣減低聲波的沖擊,以保護鼓膜,進而保護聽力。由於寶寶的聽力還處於發育階段,所以耳屎的這種保護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此外,耳屎具有一定的油膩性。假如寶寶在洗澡時,不小心水流進耳中,耳屎就可以發揮“水來土掩”的作用,防止臟水的侵襲,進而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發生。

  如何給寶寶掏耳屎

  你也許會問,難道耳屎積存過多,也沒有什麼不良影響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寶寶耳內的耳屎積存過多,耳屎變幹、甚至塞滿耳道,而又不能自行排出的話,完全有可能會帶來消極影響,比如妨礙聽力,造成不完全耳聾,或者因為耳部堵塞而誘發感染及耳鳴等。這時,你可以試一試下面的方法:

  第一步,在寶寶臨睡前,給他滴1-2滴耳藥水。在滴藥水時,你要讓寶寶躺在床上或者把他抱在你的膝蓋上,他的頭要側過來,健康的耳朵在下,有病的耳朵在上。在藥水滴入後,要讓孩子保持這個姿勢2分鐘,使耳屎得到充分的稀釋。

  第二步,在寶寶有病的耳朵內塞一個用消毒棉球做成的耳塞。第二天取出耳塞,耳屎可能粘在上面從而被清除出耳道。

  如果上面說的辦法沒有用,那麼你就應該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醫生會戴上耳鏡對寶寶的耳朵做一番“偵察”,估計耳屎量和耳道的堵塞程度,然後用針筒向寶寶耳內註射溫水,把耳屎沖出來。整個沖洗過程也許會讓寶寶覺得有點不舒服,但不會讓寶寶感到疼痛,也不傷到寶寶的耳道和鼓膜,非常安全。

嬰兒的枕頭選用大有講究

  月子裏的寶寶,脊柱基本是直的,頭相對較大,幾乎與肩同寬,平臥時,後腦勺和背部處於同一平面,因此沒有必要使用枕頭,也可用成人洗瞼的毛巾疊成四折當枕頭用。溢乳的寶寶,也不是能用加高枕頭的辦法可以解決的,應讓他右側臥,把上半身墊高些。寶寶到3個月會擡頭時,脊柱頸段出現突出前面的頸曲;6個月會坐後,脊柱胸段出現突向後面的胸曲;l歲時會走,脊柱腰段出現突向前面的腰曲,所以從3個月後,脊柱就不再是直的了。同時隨著軀體的發育,肩部也逐漸增寬。這時為使睡眠時體位合適,就應該開始用枕頭了。嬰兒的枕頭的高度4厘米左右,兒童則為6-9厘米。

  寶寶的枕頭軟硬度也要合適。過硬易造成扁頭偏臉等畸形,還會把枕部的一圈頭發磨掉而出現枕禿,家長常由此誤認為寶寶患了佝樓病;過於松軟而大的枕頭,會使小年齡的寶寶特別是新生兒發生窒息的危險。

  如何為寶寶選擇枕頭

  剛出生的寶寶脊柱基本是直的或輕度向後突,平躺著睡覺時,背和後腦勺在同一平面,背部肌肉感覺松弛、舒適,因此沒有必要使用枕頭。

  寶寶長到3個月後開始學習擡頭,脊柱就不再是直的了,脊柱頸段開始出現生理彎曲,同時隨著軀體的發育,肩部也逐漸增寬。為了維持睡眠時的生理彎曲,保持身體舒適,可以開始給寶寶用枕頭。如果此時不用枕頭,頭位偏低,會影響寶寶入睡。

  寶寶不同時期對枕頭的需求是不同的,家長選擇枕頭可不能馬虎,對枕芯質地、枕頭的高度、軟硬度、形狀、大小以及枕套等的選擇都有一定的講究——

  枕芯的選擇:

  枕芯的質地應柔軟、輕便、透氣、吸濕性好,可選擇燈芯草、蕎麥皮、蒲絨等材料充填,也可用茶葉、綠豆皮、晚蠶砂、竹菇、菊花、木瓜、決明子等充填枕芯。俗話說:“頭要涼,腳要暖。”寶寶入睡後,頭部適度一般比體溫低3攝氏度,如果頭部溫度過高,寶寶會煩躁不安,不易入睡。此外,給過敏體質的孩子選用枕芯時應更加註意,劣質填充物可能誘發小兒哮喘發作,而滌綸、泡沫塑料等做成的枕芯可能會引起寶寶頭皮過敏。

  枕頭的高度:

  寶寶的枕頭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呼吸通暢和頸部的血液循環,導致睡眠質量不佳。那麼,寶寶的枕頭究竟多高才合適呢?嬰兒長到3~4個月時可枕1厘米高的枕頭,長到7~8個月時,應枕3厘米高左右的枕頭。以後根據小兒不斷發育的情況,逐漸調整其枕頭的高度,一般幼兒枕頭的高度為6~9厘米。

  枕頭的大小與形狀:

  寶寶枕頭的長度應略大於肩寬,寬度與頭長相等。過於松軟而大的枕頭,則有可能使年齡小的寶寶發生窒息;另外,枕頭與頭部接觸位置應盡量做成與頭顱後部相似的形狀。

  枕套的選擇:

  枕套最好用柔軟的白色或淺色棉布制作,易吸濕透氣。一般推薦使用純苧麻,在涼爽止汗、透氣散熱、吸濕排濕等方面效果最好。

  枕頭的衛生:

  寶寶的枕套、枕芯是要經常洗滌和晾曬的。嬰幼兒的新陳代謝旺盛,頭部出汗較多,睡覺時容易浸濕枕頭,汗液和頭皮屑混合,易使一些病原微生物及蟎蟲、塵埃等黏附在枕面上,散發臭味,甚至誘發支氣管哮喘或導致皮膚感染細菌。

寶寶穿衣太花哨嚴重影響智力

  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內衣時,一定不要貪圖顏色鮮艷,給孩子選購白色或貼近膚色的淺色服裝為最佳。

  花衣含鉛高 寶寶衣服宜淺色

  父母們總是希望孩子穿得漂亮,可漂亮的前提是保證孩子健康舒適。專家指出,顏色鮮艷的衣服往往含鉛量高,因為其中添加了很多染色材料,嬰幼兒長期穿著色彩鮮艷的內衣,鉛可能被皮膚吸收,從而很容易造成孩子鉛中毒。鉛中毒會影響寶寶的胃腸道和牙齒發育,引起腹痛,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智能發育。

  另外,小心服裝中的甲醛!甲醛主要來自於各類紡織印染助劑,當孩子吸收甲醛之後,不但會影響肝臟,而且會出現食欲不振等癥狀,導致發育不良。

  專家提醒: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內衣時,一定不要貪圖顏色鮮艷,給孩子選購白色或貼近膚色的淺色服裝為最佳。

  穿穿舊衣也無妨

  許多家長都會選用別人穿過的舊衣服給孩子穿,按迷信的說法:穿過別人的衣服後,孩子會容易帶一點。專家說,其實這是包含一定科學道理的。

  因為別人穿過的衣服在柔軟性、舒適性等方面肯定勝過新衣服,而寶寶皮膚特別嬌嫩,所以更適合穿舊衣裳。另外,經過洗滌多次的舊衣服基本上消除了甲醛、鉛等安全隱患,可以放心使用。

  不過,父母最好是挑選健康孩子或成人的舊衣服,而且要多洗兩次再給孩子穿。除此之外,寶寶的衣服應選擇稍微大一點的,這樣寶寶穿著寬松、方便,行動起來不會被束縛,因為寶寶發育速度快,衣服過緊可能引起皮炎。

教你11招,讓你的寶寶更聰明

  一、睡足睡好

  德國科學家發現,每晚睡眠10小時的孩子成績優於每晚睡眠小於8小時的孩子。大腦充分休息,才能提高智力水平。

  二、重視早餐

  美國科學家實驗證明,在其余實驗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吃高蛋白早餐的孩子成績優於吃素食早餐者,而不吃早餐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差。

  三、多聽音樂

  音樂有健腦、開發大腦潛能、調整左右腦的功能。家長不要認為聽音樂是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

  四、多吃硬食

  硬食可促進咀嚼,咀嚼運動可使面部血液循環加速,流向大腦的血液量明顯增多,促進大腦發育。

  五、防止肥胖

  科學證明,攝入脂肪過多易生成“肥胖腦”,即脂肪在腦組織裏堆積過多,大腦溝回皺褶少,皮層平滑,影響智力發育。

  六、避免噪聲

  寧靜益智,噪聲損腦,高強度噪聲可使腦細胞受損,影響智力。

  七、防治便秘

  便秘時,食物積滯於腸道內,在腸道細菌作用下,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和毒素通過血液進入大腦,妨礙大腦正常功能,影響學生的記憶力、邏輯思維和創造思維能力。

  八、多吃魚蝦

  魚蝦中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鋅、鐵等微量元素,被稱為“腦黃金”。

  九、運動手指

  手指越靈巧,就越有助於大腦的積極思維,手指運動可激發大腦右半球的細胞活動,開發人的智力。

  十、芳香居室

  在芳香的環境中學習,可使人的記憶力增強,能消除無精打采狀態,使腦效率提高,香味有助於腦細胞功能開發。

  十一、光腳“放電”

  現代孩子的穿戴,很多都是化學成分的料子,好像用一層絕緣體將人包住,如果再穿膠底鞋,人體積存的靜電就無法傳導給大地,這樣積存過多,會影響人體內分泌的平衡,幹擾人們的情緒,造成失眠、煩惱等癥狀。如果赤足行走,不僅可刺激足底穴位,而且能驅除體內積存過多的靜電,這是一種很好的健腦方法。

菜鳥爸媽經常會犯的8個錯誤

  錯誤1:相信所有人和事
  在寶寶出生的最初幾個星期, 菜鳥爸媽恨不能從所有身邊的人那裏尋找建議,千萬不要那樣做。
  因為,來自不同的人的意見往往有可能是相互矛盾的,比如一個熟人告訴菜鳥爸媽要和寶寶睡在一起,但菜鳥爸媽最好的朋友卻極力反對。表姐告訴菜鳥爸媽,寶寶吮吸他的小手指是沒有問題的,但兒科醫生卻告訴菜鳥爸媽要給他安慰奶嘴。甚至不同的專家給出的育兒建議都不同。究竟該聽誰的呢?
  解決方法:自己的寶貝自己最了解。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菜鳥爸媽的直覺就是最好的向導,如果尊重每個人的意見,並嚴格執行,那麽菜鳥爸媽就失去了創造生活的樂趣和原則。要明白,寶貝可是你自己的哦。
  錯誤2:過高估計自己的業余時間
  無論菜鳥爸媽計劃在有了寶寶以後在家裏呆多長時間:幾個星期、幾個月或者幾年,他們都不要覺得在家裏帶寶寶是在度長假。相反,自從有了寶寶,菜鳥爸媽開始了另一份新的工作,和一個更“苛刻”的“老板”一起工作,即使在周末也不給菜鳥爸媽一點休息時間。
  解決方法:計劃好自己的時間。建議菜鳥爸媽每天給自己定一個現實的計劃:給朋友打個電話、整理床鋪。一天結束的時候,當菜鳥爸媽把單子上的每一條計劃劃掉時,當然會覺得這一天很充實。
  錯誤3:寶寶是生活的唯一
  寶寶小的時候,菜鳥爸媽都會感覺壓力很大或者情緒憂郁,從無憂無慮的二人世界到養育寶寶的轉變過程,其實是對婚姻的最大挑戰。 如果雙方還把寶寶放到第一的位置而忽略對方的存子,婚姻出現一些小狀況自然在所難免了。
  解決方法:適時的給彼此更多的關註。 如果可能的話,雇一個保姆或者小時工,每周讓菜鳥爸媽自己有一個晚上空閑出來作為兩個人的約會日。菜鳥爸媽們可以談談寶寶,也可以聊其他的事情。只要互相關註對方,並且成為習慣,就對婚姻很有幫助。
  錯誤4:把自己放在最後
  在寶寶還是嬰兒的時候,就記得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喝一杯咖啡、看一會報紙,這半個小時會讓辛苦勞累了一天的菜鳥媽媽感到無比舒服。
  解決方法:有了寶寶也要適度關愛自己。給自己一點空間和時間,找個朋友電話裏聊天,或者去上瑜珈課,找回本來的自己,別總覺得自己是機械的、不快樂的。越是快樂,做父母就做得越輕松越好。
  錯誤5:育兒,菜鳥爸爸是局外人
  新爸爸和新媽媽一樣,學習育兒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不要把菜鳥爸爸排除在育兒之外。
  解決方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菜鳥爸爸幫媽媽的時候,對他不要推辭、不要責備和不斷地命令。兩個人一起學習做父母,雙方都會覺得更輕松,也能互相學習,掌握更多的技巧。
  錯誤6:遇事就緊張
  每個寶寶都會遇到一些健康問題,有的可能還比較嚴重,讓菜鳥爸媽非常擔心。即使是健康的寶寶也會出現一些病癥,比如,濕疹、咳嗽、疝氣、腹瀉等。
  解決方法:放輕松。其實菜鳥爸媽不用太擔心,今天的社會,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控制的。當菜鳥爸媽能面對這樣的事實,就會覺得好一些,因為事情已經發生,而且不是菜鳥爸媽能夠避免的。
  錯誤7:和別人比寶寶
  寶寶睡整夜的覺嗎?他會笑嗎?他能試著坐起來嗎?別把註意力都集中在他已經達到什麽樣的水平上,不要受別的父母這些問話的影響,因為那樣菜鳥爸媽會覺得自己小寶貝好像總有些地方發展得比別人慢。
  解決方法:每個寶寶的發展是不同的。寶寶的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菜鳥爸媽更需要用一種平常的心態和放松的心情來對待。
  錯誤8:為寶寶花太多的錢
  所有人都會告訴菜鳥爸媽,寶寶會改變菜鳥爸媽的生活。但是沒有人告訴菜鳥爸媽,寶寶會讓菜鳥爸媽的錢袋日漸萎縮,菜鳥爸媽恨不能為寶寶傾其所有,而且無怨無悔。
  解決方法:合理計劃適度開支。列一個表格會減少菜鳥爸媽的超額開支。找有經驗的父母和菜鳥爸媽一起買東西,她會告訴菜鳥爸媽什麽是真正有用的,菜鳥爸媽也可以少上當。
 

親子樂園 Copyright © 2009 Cookiez is Designed by Ipietoon.Com